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穴位汇总【学霸笔记】

督脉

1、腰阳光:①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②功能:通经活络、调经固涩。③主治:腰骶疼痛,下肢痿痹,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遗精,阳萎,便血。

2、命门:①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②功能:补肾壮阳、调经固涩、强身健体。③主治:虚损腰痛,脊强反折,遗尿,尿频,泄泻,遗精,白浊,阳萎,早泄,赤白带下,胎屡坠,五劳七伤,头晕耳鸣,癫痫,惊恐,手足逆冷。

3、大椎:①定位: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②功能:泻热通经、行气活血、止痉止痛、强身保健。③主治: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

4、上星:①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②功能:醒脑开窍、熄风止痉、通利五官。

③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迎风流泪,面赤肿,鼻渊,鼻衄,鼻痔,鼻痈,癫狂,痫证,小儿惊风,疟疾,热病。

5、水沟:①定位: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②功能:醒脑开窍、熄风止痉、通利五官、行气活血。③主治:昏迷,晕厥,暑病,癫狂,痫证,急慢惊风,鼻塞,鼻衄,风水面肿,齿痛,牙关紧闭,黄疸,消渴,霍乱,温疫,脊膂强痛,挫闪腰疼。 操作:向上斜刺0.3-0.5寸,或用指甲按掐;不灸。

 

任脉

1、关元:①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②功能:补肾固涩、调经止带、保健强身。(足三阴、任脉之会。)③主治:(1)一切虚损:中风脱证,虚劳冷惫,羸瘦无力,少腹疼痛,霍乱吐泻,痢疾,脱肛,疝气,便血,溺血,消渴,眩晕。(2)泌尿生殖系统:小便不利,尿频,尿闭,遗精,白浊,阳萎,早泄,月经不调,经闭,经痛,赤白带下,阴挺,崩漏,阴门瘙痒,恶露不止,胞衣不下。

临床应用:A、配中极、大赫、肾俞、次髎、命门、三阴交治男子不育症、阳萎、遗精、早泄、尿频、尿闭、遗尿(肾阳虚衰、针补法或艾灸);B、配中极、大赫、肾俞、次髎、命门、三阴交治男子不育症、阳萎、遗精、早泄、尿频、尿闭、遗尿(肾阳虚衰、针补法或艾灸)

操作注意:针刺前嘱病人排空小便。不能排空小便者,针应斜刺或平刺。

 

2、气海:①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②功能:益气固涩、调经止带、保健强身。③主治:(1)一切虚损:脏气虚惫,形体羸瘦,四肢乏力。临床应用:A、配灸关元、膏肓、足三里治喘息短气(元气虚惫);B、配关元、命门(重灸)、神阙(隔盐灸)急救中风脱证。

 

3、中脘:①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②功能:理胃肠,通经络③主治:(1)治疗一切胃肠道疾患:胃脘痛,腹胀,呕吐,呃逆,翻胃,吞酸,纳呆,食不化,疳积,膨胀,黄疸,肠鸣,泄利,便秘,便血。(2)胁下坚痛,虚劳吐血,哮喘,头痛,失眠,惊悸,怔忡,脏躁,癫狂,痫证,尸厥,惊风,产后血晕。

4、膻中:①定位: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②功能:理气机、降逆气、止咳喘、通乳③主治:咳嗽,气喘,咯唾脓血,胸痹心痛,心悸,心烦,产妇少乳,噎嗝,膨胀。 临床:(1)配曲池、合谷(泻法)治急性乳腺炎;(2)配内关、三阴交、巨阙、心平、足三里治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3)配中脘、气海治呕吐反胃;(4)配厥阴俞、内关治心悸、心烦、心痛。

 

足厥阴肝经

1、太冲:①定位: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②功能:平肝熄风,泻热理血③主治:(1)肝胆病:眩晕(高血压)(透涌泉),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2)循经所过:巅顶头痛、肋间神经痛;(3)神志病:失眠,精神分裂症。(4)妇科病:月经不调(更年期),乳腺炎。 临床配穴:A、配合谷为开四关又治四肢抽搐;B、泻太冲、补太溪、复溜治肝阳上亢之眩晕;C、配间使、鸠尾、心俞、肝俞治癫狂痫。

 

2、章门:①定位:第十一肋游离端下。②功能:和胃利胆。③主治:(1)脾胃病: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神疲肢倦;(2)肝胆病:胸胁痛,疝气,肋间神经痛。 操作:平刺或斜刺0.5-0.8寸,不宜深刺,右侧可刺中肝右叶前缘,左侧可刺中脾下端,引起出血、疼痛,尤其肝、脾肿大者,防止刺伤肝、脾和结肠。

3、期门:①定位: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②功能:疏肝健脾。③主治:(1)胸胁疼痛,(2)脾胃病:呕吐、呃逆、泄泻;胃肠神经官能症。 操作注意:斜刺0.5-0.8寸,避免损伤肝、肺。

分享查看全文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