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传染病学【重点汇总】

螺旋体感染

【概述】

  临床特点

  早期——钩端螺旋体败血症

  中期——各器官损害和功能障碍

  后期——变态反应引起的后发症

  重症患者可发生肝、肾功能衰竭和肺弥漫性出血,常危及患者生命

  寒热身痛一身乏——急性发热、全身酸痛、明显乏力

  眼红腿痛淋巴大——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腓肠肌压痛

 

  【病原学】

  1、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微嗜氧。菌体纤细,有12~18个螺旋,长约6~20μm,两端有钩。G-,镀银染色易见。能做活跃的旋转式运动,具有较强的穿透力。钩体由菌体、轴丝、外膜组成(电镜)。

  2、培养:柯氏培养基(含兔血清),pH 7.2,28~30℃,有氧,生长速度缓慢。

  3、动物接种:豚鼠。

  4、抵抗力:弱——在干燥及寒冷条件下易于死亡

  对一般常用的消毒剂极为敏感,在pH 7.0~7.5水或湿土中可存活1~3个月

  5、抗原结构复杂

  6、常见的流行群:黄疸出血群(毒力最强,稻田型)

  波摩那群(分布最广,雨水、洪水型)

  犬群

  流感伤寒群。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储存宿主:鼠类(黑线姬鼠)、猪。

  (二)传播途径

  1、传播方式:接触传播

  2、侵入途径:皮肤,尤其是破损的皮肤和黏膜

  (三)人群易感性

  1、普遍易感

  2、持久的同型免疫,无交叉免疫

  3、新人疫区人易感性高,且易发展为重型

  (四)流行特征

 

  【发病机制和病理解剖】

  1、病变基础:全身毛细血管感染中毒性损伤

  2、病理损害基本特点:毛细血管损伤所致的严重功能紊乱

  3、后发症:变态反应

  4、突出特点:机体器官功能障碍严重和组织形态变化轻微的不一致性。

  【临床表现】

  潜伏期7~12d。

  (一)早期——钩体败血症期

  寒热身痛一身乏,眼红腿痛淋巴大

  (二)中期——器官损伤期

  1、流感伤寒型/感染中毒型/单纯型

  早期的继续,仍主要表现为寒热身痛一身乏,眼红腿痛淋巴大:

  ①发热,39℃,稽留或驰张热,头痛

  ②肌痛

  ③全身乏力

  ④结膜充血,不伴有明显畏光及分泌物

  ⑤腓肠肌疼痛,触痛

  ⑥浅表淋巴结肿大,触痛

  ⑦咽痛,软腭出血,鼻出血,腹泻,腹水,休克

  2、黄疸出血型/ Weil’s disease

  主要的严重类型。不可大剂量使用抗生素。

  (1)轻型以轻度黄疸为主,无明显出血倾向及肾功能损害,一般短期内痊愈恢复。

  (2)严重可迅速因肾功能衰竭、肝衰竭、大出血而死亡。

  (3)黄疸程度与预后并无直接关系,肾衰竭为主要死亡原因。

  3、肺出血型

  主要为黄疸出血群引起,侵入数量大。

  (1)肺出血轻型

  (2)肺弥漫性出血型:以迅速发展的广泛肺微血管出血为特点。临床可有或无咯血,但随着出血的迅速扩大和发展,患者出现进行性发展的呼吸循环功能障碍。

  ①先兆期:气紧、心慌、呼吸脉搏加快;双肺闻及散在湿罗音;X线可见肺部散在点片影。

  ②出血期:极度烦躁,气促发绀,心率、呼吸更快;满肺湿罗音;X线示肺部阴影融合成片。

  神色惧变心发慌,脉速气紧啰音现

  ③垂危期:神志不清,极度紫绀;双肺满布粗大湿罗音,可闻及喉间痰响;最终因肺泡迅速充满血液而窒息死亡。

  4、肾衰竭型

  少见

  5、脑膜脑炎型

  少见。

  (1)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脑膜炎症状。

  (2)神志障碍、瘫痪、昏迷等脑炎表现。

  (3)单纯性脑膜炎患者预后较好,伴有脑炎者病情较重,可因脑水肿、呼吸衰竭而死亡。

  (三)后期——恢复期/后发症期

  后发症期:部分钩体病人在发热消退的恢复期可再次出现发热、眼部症状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一般认为是由机体感染钩体后诱发的变态反应引起。出现时间在病后2周~6月内。

  (1)后发热:出现较早,一般较轻微,不伴有钩体血症,大多可自行消退。

  (2)眼部后发症:常见于波摩那群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膜炎或葡萄膜炎等。

  (3)反应性脑膜炎:虽有症状和脑脊液改变,但培养无钩体生长、预后良好。

  (4)中枢神经系统后发症:主要为闭塞性脑动脉炎。

 

  【实验室检查】

  (一)常规检查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常轻度升高;尿常规可检出轻度蛋白尿,镜下有少量细胞及管型。

  (二)血清学试验

  1、纤维凝集试验MAT:抗体效价>1∶400,或早、晚期双份血清抗体效价升高4倍以上,即可确诊。

  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IgM抗体敏感性及特异性高,血清及脑脊液均可检测。

  (三)病原学检查

  1、血培养:柯氏培养基

  2、分子生物学实验:PCR

 

  【鉴别诊断】

  1、感染中毒型,临床表现极似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

  2、黄疸出血型,临床表现似急性黄疸型肝炎。

  3、肺出血型,极易与大叶性肺炎混淆。

 

  【治疗】

  三早一就地

  (一)抗菌治疗

  青霉素高度敏感,尚无耐药株。青霉素过敏者:庆大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白霉素。

  1、首剂5万U肌内注射

  赫氏反应:钩体病患者在接受首剂青霉素或其他抗菌药物后,可因段时间内大量钩体被杀死而释放毒

  素,引起临床症状加重的反应,常见为高热、寒战、血压下降。

  少数病人可再诱发致命的肺弥漫性出血,故首剂抗菌药物注射后应加强监护数小时。

  2、4h后10万U

  3、过渡到每次40万U,每6~8h一次

  (二)对症治疗

  1、赫氏反应

  尽快使用镇静剂,静滴或静注氢化可的松。

  2、肺出血型

  尤其是弥漫出血型,切忌应用升压药,以免促进肺出血。

  ①杜冷丁镇静

  ②吸氧

  ③大剂量氢化可的松静注,再静滴维持

  ④酌情使用强心剂

  ⑤抗生素治疗,首剂应小剂量,青霉素过敏者选用庆大霉素、头孢菌素等

  ⑥止血

  ⑦对症治疗:高热者物理降温,维持水、电、酸碱平衡。

  (三)后发症治疗

  1、无需抗菌药物,轻者常可自行缓解。

  2、对影响较大的眼葡萄膜炎、脑动脉炎等,可酌情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缓解病情。

 

  【预防】

  (一)控制传染源

  加强田间灭鼠,家畜(猪)粪尿管理为主要措施。

  (二)切断传播途径

  个人防护用具的应用,流行环境的改造,减少、防止不必要的疫水接触。

  (三)保护易感人群

  预防接种钩体疫苗,药物预防应用多西环素。

分享查看全文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