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登录
真题分享栏目 考试相关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发布时间:2021-09-29  

1.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理论基础的本草著作是:《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按三品分类。

2.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编写模式的本草著作是:南北朝时期梁代陶弘景撰著的《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自然属性分类;载药730种。

3.我国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著作是:唐代的《新修本草》;载药850种,开创图文对照编写模式;由长孙无忌、李勣,苏敬等21人编写而成。

4.集宋以前本草之大成的本草著作是:《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其还采用图文对照、方药兼收、医药结合方式编写,载药1746种,方3000余首。

5.按纲举目张分类的本草著作是:明代李时珍撰著的《本草纲目》(1892种);载图、方分别为:图:1100余幅,方11000余首。

6.清代代表性的本草著作是:《本草纲目拾遗》;作者:赵学敏;该本草著作冠新增药物之最,新增药物716种(注意区别《本草经集注》载药数730种)。

7.为当代本草代表作的本草著作是:《中华本草》(8980种);其反映了2000年来我国的医药学成就。

8.中药的性能:中药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又称药性。

9.中药性能—药性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药效机理是中药理论的核心。

10.中药防治病机的机制:以药物之偏性,纠正人体阴阳偏盛偏衰和脏腑机能失调。

11.中药的效用:①治疗效用—中药的功效、功能等。②毒害作用—副作用、毒性反应。

12.中药的性状:感官可及的药物天然属性。如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等,是以药材为观察对象。

13.四气含义: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四性)。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准。

14.四气的临床意义: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小寒用温药,大热用寒药。

15.寒凉药(属阴):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之功,主要用于热证。不良作用:助寒、伤阳;阴寒内盛、阳虚者不宜使用。

16.温热药(属阳):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之功,主要用于寒证。不良作用:助火、伤阴;热盛、阴虚火旺者不宜使用。

17.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涩味:涩与酸相似,一般将涩味附于酸;淡味:作用较为特殊,实际指导用药是六味。淡味药数量较少,作用单一,仍习称“五味”。

18.五味作用:《内经》最早归纳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

19.辛味:能散、能行,有发散表邪、行气活血等作用。散—主要用来发散表邪(发汗),治疗表证。行—主要用于行气活血,治疗气血瘀滞病证。辛味药行散力较强,大多能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

20.甘味:能补、能缓、能和。补—补益正气,用治虚证。包括益气、养血、滋阴、补阳等作用。缓—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用治肢体拘急疼痛,以及缓解药物烈性,避免毒副反映。如甘草。甘味药大多能腻膈碍胃,令人中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

21.酸味:能收、能涩,收敛固涩。多用于正气不固,滑脱诸证。涩与酸味作用相似,故涩附于酸;酸味药常兼具涩味,故常酸涩并提。酸涩药物能收敛邪气,故邪气未尽之证应慎用。

22.苦味:能泄、能燥、能坚。泄:包括通泄、清泄、降泄等作用。燥:性燥除湿,可分为:苦温燥湿、苦寒燥湿。坚:坚阴,坚厚肠胃。苦味药大多伤津、伐胃,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使用。

23.通泄:通便泄热,用治里实便秘等,如大黄等;清泄:清热泄火,用治里热病证,如栀子、黄连等;降泄—降泄肺胃之气,用治肺气上逆咳喘的杏仁等。

24.咸味: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的作用。脾虚便溏者慎用,因其可致血液凝滞成瘀血,故瘀血者不宜使用。淡味:能渗、能利,具有渗湿利水、通利小便的作用。过用易伤津液,阴虚津亏者慎用。

25.药物性味的阴阳属性:性寒凉者属阴,性温热者属阳;味酸苦咸者属阴,味辛甘淡者属阳。

 

相关文章:

星题库







在线咨询

医师 咨询

药师 咨询

护理 咨询

主治 咨询

扫一扫 关注微信

服务热线
400-966-2080





星恒教育订阅号

星恒教育服务号

TOP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