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支气管扩张
女性,35 岁,近 6 年反复痰中带血或大咯血,轻咳,少量粘液痰,无低热。胸片显示:左下肺纹理增粗、紊乱呈卷发样,余肺清晰。首先考虑
A. 慢性支气管炎
B. 风心病
C. 支气管扩张
D. 支气管内膜结核
E. 肺癌早期
【答案】:C
反复咯血及咳嗽、咳痰首先考虑支气管扩张,胸片呈卷发样改变为其典型特征。慢性支气管炎虽然有长期咳嗽咳痰,但无反复。
知识点回顾
支气管扩张症,多见于儿童和青年,大多继发于急、慢性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后,反复发生支气管炎症,致使支气管壁结构破坏,引起支气管异常和持久性扩张。
一. 临床表现
1. 主要症状为反复或持续的咳嗽、咳痰或咳脓痰。50%—70% 患者可发生咯血,大出血多为小动脉被侵蚀或增生血管被破坏。
2. 干性支气管扩张:以反复咯血为唯一症状,平时无咳嗽、咳痰等症状。肺部无异常体征。
二. 辅助检查
1. 胸片典型表现为:双轨征(支气管柱状扩张)、卷发样阴影(支气管囊状扩张)
2. 支气管造影原为确诊方法,现被高分辨 CT 所取代,为确诊首选。典型表现为管壁增厚的柱状扩张或成串成簇的囊状改变。
三. 诊断和鉴别诊断
1. 诊断:根据反复咳脓痰、咯血病史和既往有诱发支气管扩张的呼吸道感染病史,高分辨 CT 显示支气管扩张的异常影像学改变,即可明确诊断为支气管扩张。
2. 鉴别诊断:慢性支气管炎、肺脓肿、肺结核和肺癌
四. 治疗
1. 治疗基础疾病:对活动性肺结核伴支气管扩张者应抗结核治疗,低免疫球蛋白血症可用免疫球蛋白替代治疗。
2. 控制感染:急性期的主要治疗措施,常见感染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3. 改善气流受限: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可改善气流受限,并帮助清除分泌物。
4. 清除气道分泌物:使用化痰药物和拍背、震动、雾化吸入等物理治疗。
5. 咯血:若少量咯血,可口服安络血,云南白药,若出血量中等,可静脉给予垂体后叶素或酚妥拉明。若出血量大,经内科治疗无效者,考虑介入栓塞或手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