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格检查
基本操作
脊柱损伤搬运
刘某,30岁。高工作业不慎摔伤,头颈部先落地。伤后颈部剧痛,肢体感觉功能障碍,急需送医院治疗。
1.操作前准备
( 1 )检测患者生命体征。
( 2 )现场选择搬运用具:准备硬质担架搬运。
2.搬运、固定操作过程
( 1 )搬运时保持患者脊柱伸直位(不能屈曲或扭转人
(2)三人站在患者同- -侧。另- -人站在患者头端,托扶患者头颈部,井沿躯干纵轴上方略加牵引。
( 3 )搬运时数人同时用力。
( 4 )施以平托法将患者平稳移到担架上。( 禁用搂抱或一人抬头或肩、-个抬下肢的搬运方法,若发现此种情况以上四项均不能得分。
(5)固定:用带子将患者固定在担架上(一般用4条带子:胸、上臂水平,腰、前臂水平,大腿水平,小腿水平,各用1条带子将患者绑在担架上b用沙袋或衣物等置于颈部两侧以固定头颈部。
吸氧
男性, 55岁。出现胸闷、气急,口唇发绀,需要吸氧。
参考答案:
1.操作前准备
(1)将治疗台放置于床旁,向患者解释吸氧目的。
(2)戴帽子、口罩,洗手。
(3)用手电筒检查患者鼻腔,用湿棉签清洁两侧鼻孔;协助患者取得舒适卧位。
2吸氧操作过程
(1)检查氧气表,确定氧气瓶氧气量,将生理盐水倒入湿化瓶,安装流量表及湿化瓶于氧
气瓶上。
(2)氧气管连接单侧鼻导管于玻璃接头上。
(3)打开氧气瓶及流量表开关(中心供氧装置只需打开流量表开关),调节氧流量。
(4)将鼻导管插入盛水的治疗碗,检查导管是否通畅,并用少量石蜡油润滑鼻导管。
(5)断开鼻导管与玻璃接头将鼻导管插入- -侧鼻孔内,深度为鼻尖至耳垂(或外耳道口)距离的2/3长度。
(6)用胶布将鼻导管固定于鼻翼和面颊部,连接鼻导管与玻璃接头清洁患者面部。
(7)观察吸氧情况,视病情调节氧流量。
(8)记录开始给氧时间及氧流量,并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注意事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