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妥英钠药动学
口服吸收速度慢且个体差异大。tmax为4~8h.PB为90%.t1/2约为20~30h.主要在肝脏代谢,经肾脏排泄。有效血浓为10(g/ml~20(g/ml,中毒血浓30(g/ml.详细见下:片剂:口服吸收较慢,85-90%由小肠吸收,吸收率个体差异大,受食物影响。新生儿吸收甚差。口服生物利用度约为79%,分布于细胞内外液,细胞内可能多于细胞外,表观分布容积为0.6L/kg.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8~92%,主要与白蛋白结合,在脑组织内蛋白结合可能还高。口服后4~12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主要在肝脏代谢,医学考试网搜集整理代谢物无药理活性,其中主要为羟基苯妥英(约占50~70%),此代谢存在遗传多态性和人种差异。存在肠肝循环,主要经肾排泄,碱性尿排泄较快。T1/2为7~42小时,长期服用苯妥英钠的患者,T1/2可为15~95小时,甚至更长。
应用一定剂量药物后肝代谢(羟化)能力达饱和,此时即使增加很小剂量,血药浓度非线性急剧增加,有中毒危险,要监测血药浓度。有效血药浓度为10-20mg/L,每日口服300 mg,7~10日可达稳态浓度。血药浓度超过20mg/L时易产生毒性反应,出现眼球震颤;超过30mg/L时,出现共济失调;超过40mg/L时往往出现严重毒性作用。能通过胎盘,能分泌入乳汁。
上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
阿司匹林的适应病症
09-02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基本机构
09-02
抗血栓药分类
09-02
茴茚二酮的注意事项
08-31
药理学研究主要任务
08-31
注射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注意事项
08-31
丙种球蛋白适应症状
08-31
影响排泄的药物相互作用
08-31
临床药效学的研究内容
08-31
药物在胃肠道的作用
08-31
药品质量标准缺陷
08-31
药物警戒的工作内容
08-31
用药失误的表现类型
08-31
镇静剂的副作用
08-31
麻黄素的作用
08-31
葡萄糖胺合成方法
08-31
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
08-31
影响药物脂溶扩散的因素
08-31
苄酮香豆素钠
08-31
药物在胃肠道的相互作用
08-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