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2020中医执业新增内容解读)

中医经典各科

第二单元 伤寒论

大纲要求

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条)

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桂枝汤主之。”(12条)

3.“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34条)

4.“太阳病,头痛发热……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35条)

5.“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40条)

6.“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五苓散主之。”(71条)

7.“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身有微热, 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96条)

8.“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102条)

9.“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138条)

10.“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生姜泻心汤主之。”(157条)

11.“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161条)

12.“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68条)

13.“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177条)

 

细目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原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条)

【释义】本条是太阳病的总纲,主要脉证皆包括在内。其所以不叫“太阳病”,而叫“太阳之为病”,是指“太阳”是人身第一道防线,最外一层,如果要发病的,则其表现为“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脉浮”:轻按有余,如木漂水,重按不足。是部位关系,浮者病在表,太阳是人身最外一层,其脉与病证相应,故“太阳之为病”要“脉浮”,脉不浮者为变证。非伤寒脉浮亦主表?但不能片面从脉取之。非太阳病亦可脉浮。其所以于此只提脉浮,不提快慢有力与否,因后者不是主证故不提。“头项强痛”:“强”古文同‘僵’,不柔和。“项”为后项,两旁叫颈。正常人应柔软,此不软而“头项强痛”。所以有此证,本阳经自内丙开始上额交巅,入络于脑,还出别项下,下连风门,故邪客其经必会头项强痛。“而恶寒”:一是正常人本不冷而其恶寒,二是无风亦恶寒。“而”者,因恶寒不是太阳病特有之症,太阳病为热或未热反而恶寒。

【原文】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2条)

【释义】本条论述太阳中风表虚证治。“阳浮而阴弱”,既指脉象浮缓,又言病机营卫不调,即卫阳浮盛、营阴失守。风寒之邪侵袭人体,体表营卫之气受邪,卫气奋起抗邪,趋向于外,与邪相争则见发热、脉浮,故曰“阳浮者热自发”;卫气受邪,失于固密,营阴不能内守,泄漏于外,则见汗出,故曰“阴弱者,汗自出”;卫气为风寒所袭,失其“温分肉”之职,加之汗出肌疏,故见恶风恶寒。

太阳中风为表证,其热不似阳明里热发自于内,其热势不高,故曰“翕翕发热”。太阳中风证表气不和,每每影响里气,致里气不调,肺气不利,则见鼻鸣;胃气上逆,可见干呕等。

桂枝汤方中,桂枝辛温,温经通阳,疏风散寒。芍药酸苦微寒,敛阴和营,二者等量相配,一辛一酸,一散一敛,一开一合,于解表中寓敛汗养阴之意,和营中有调卫散邪之功,调和营卫。因脾胃为营卫生化之本,故又用生姜、大枣益脾和胃。生姜辛散止呕,助桂枝以调卫。

大枣味甘,补中和胃,助芍药以和营。姜、枣合用,亦有调和营卫之功。炙甘草补中气且调和诸药,与桂枝、生姜等辛味相合,辛甘化阳,可增强温阳之力;与芍药等酸味相配,酸甘化阴,能增强益阴之功。

【原文】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34条)

【释义】本条论里热夹表下利的证治。太阳病,桂枝证,当用汗解,若用攻下,是属误治。“利遂不止”,乃误下后损伤胃肠,邪气内陷所致。“脉促”,即脉数而急促,反映人体阳气盛,有抗邪达表之势,表邪未能全部内陷,故曰“表未解”。既有表邪未解,又有里热下利,故可称之为里热夹表邪的下利,即“协热下利”。

肠热上攻,表热内迫,肺气不利,故喘;里热迫津外泄,故汗出。

下利既然是由热邪下迫所致,则具备大便臭秽、肛门灼热、小便短黄等热证特征。治用葛根黄芩黄连汤清热止利,兼以解表。方中重用葛根,既能发表解肌,以解在表之邪,又能升清阳,止泻利,使表解里和。因里热已炽,故用黄芩、黄连以清里热,甘草协调诸药。共奏表里两解,清热止利之功。

【原文】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35条)

【释义】这一条提出了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气喘等八个证候。因为它们是伤寒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又用麻黄汤治疗,所以被称为“伤寒八证”或“麻黄八证”。对这八证进行概括的话,可分为诸痛、寒热与无汗而喘三组。中风是风邪伤卫,伤人较浅。伤寒则为寒邪伤营,伤人较深。寒性凛冽,可由卫透营,既外闭卫阳,又内伤营血。寒性凝滞、收引,主痛。寒邪袭表,营血运行不畅,经脉筋肉拘紧,故见诸痛证。头痛为头项强痛,与身疼、骨节疼痛不同,应当分别辨析。头项、腰脊是太阳经脉循行之处,寒伤太阳,经输不利,故头项强痛,腰脊疼痛。正如《灵枢经〃经脉》所说:膀胱足太阳之脉,……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筋主束骨而利机关,太阳.主筋所生病.,故太阳感寒则身疼,骨节疼痛。.恶风.是恶寒的互辞,与第3条合参,可知为伤寒的必见证。因寒为阴邪,最易伤人阳气,卫阳被伤以后就会出现恶寒。寒主收引闭敛,可闭塞全身毛窍腠理,故见无汗。卫阳之气被寒邪闭郁,不得宣泄,故见发热。肺合皮毛而主表,表闭无汗,影响肺气的宣发,故作喘。无汗而喘既提出了两个单独的证候,同时也揭示了无汗与喘的因果关系。一旦汗出表解,肺气恢复宣降功能,喘自然也就好了。同时,无汗而喘也便于和肺热的汗出而喘作鉴别。这一条详于证而略于脉,与第C3条合参,可知太阳伤寒证应见浮紧之脉,而且寸关尺三部都浮紧,方属太阳伤寒正证。治当发汗散寒,只有麻黄汤可胜此任。

【原文】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40条)

【释义】本条论太阳伤寒兼水饮的证治。“伤寒表不解”,除条中所载发热外,应见恶寒、无汗、脉浮紧等;“心下有水气”,是水饮停蓄于心下胃脘部。此处内近肺胃,水饮扰胃,胃气上逆则呕;水寒射肺,肺气失宣则咳。自“或渴”以下,皆为或然症。由于水饮之邪变动不居,可随三焦气机升降出入,或壅于上,或积于中,或滞于下,故其症状也多有变化。

水停为患,一般不渴,但饮停不化,津液不滋,也可口渴,但多渴喜热饮,或饮量不多;水走肠间,清浊不分则下利;水寒滞气,气机不利,故小便不利,甚则少腹胀满;水寒射肺,肺气上逆则喘。诸或然症,并非必然出现,但病机关键为水饮内停。本证为外有表寒,内有水饮。故以小青龙汤发汗蠲饮,表里同治。

小青龙方中麻黄、桂枝相须为君,发汗散寒以解表邪,且麻黄又能宣发肺气而平喘咳,桂枝化气行水以利里饮之化。干姜、细辛为臣,温肺化饮,兼助麻、桂解表祛邪。然而素有痰饮,脾肺本虚,若纯用辛温发散,恐耗伤肺气,故佐以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和养营血;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亦为佐药。炙甘草兼为佐使之药,既可益气和中,又能调和辛散酸收之品。

【原文】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71条)

【释义】71条论蓄水证的病因、证治及其胃精不足证的鉴别。如果汗不得法或者发汗太过可导致:一是胃中津液的一时不足,可以“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二是表邪不解并循经入腑导致太阳蓄水证。

74条论蓄水重证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太阳表证虽然经过六七日,然表证不解而又见烦热和渴欲饮水,是外有表邪,内有蓄水之证,故云“有表里证”。“水入则吐”为水蓄下焦,下窍不利,水邪上逆,遂使胃气亦随之上逆所致,仲景名为“水逆”。太阳蓄水证是因太阳表邪不解,随经入腑,致使水蓄膀胱,气化不利,证属表里同病,而以里之膀胱气化不利为主要病机。治宜通阳化气利水,兼以解表。方用五苓散。

五苓散重用泽泻为君,以其甘淡,直达肾与膀胱,利水渗湿。臣以茯苓、猪苓之淡渗,增强其利水渗湿之力。佐以白术、茯苓健脾以运化水湿。《素问·灵兰秘典论》谓:“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的气化有赖于阳气的蒸腾,故方中又佐以桂枝温阳化气以助利水,解表散邪以祛表邪,服后当饮暖水,以助发汗,使表邪从汗而解。

【原文】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96条)

【释义】本条论少阳病的主症与论治方药。“往来寒热”的病变证机是少阳正气不足,蓄积力量,而邪气乘势充斥则恶寒,少阳蓄积力量而奋起抗邪则发热。“胸胁苦满”的病变证机是少阳经脉既不得胆气疏达,又被邪热侵扰肆虐。“嘿嘿”的病变证机是胆气郁滞,心气被抑,神明被遏;病证表现以表情沉默,不欲言语,急躁易怒为主。“不欲饮食”的病变证机是少阳胆影响阳明胃气而不降。“心烦”的病变证机是少阳胆热扰心。

“喜呕”的病证表现特点是呕后胃中舒服,病变证机是胆热逆胃,胃气上逆而呕,呕则胃热得泄,则胃脘得舒。

或胸中烦而不呕为郁热扰心;或渴为郁热伤津;或腹中为脾络失和;或胁下痞硬为少阳经气郁滞;或心下悸小便不利为饮邪内停;或不渴身有微热为表邪未尽;或咳为饮邪犯肺少阳病证,邪不在表,也不在里,汗、吐、下三法均不适宜,只有采用和解方法。

本方中柴胡苦平,入肝胆经,透解邪热,疏达经气;黄芩清泄邪热;法夏和胃降逆;人参、炙甘草扶助正气,抵抗病邪;生姜、大枣和胃气,生津。使用以上方剂后,可使邪气得解,少阳得和,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得和,有汗出热解之功效。

【原文】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102条)

【释义】本条论述了伤寒里虚,心中悸而烦的证治。伤寒二三日,尚为新病,当见发热恶寒无汗等症,未经误治即见心悸而烦,说明其人里气先虚,心脾不足、气血双亏,复被邪扰。里虚邪扰,气血不足,心无所主则悸,邪扰神志不宁则烦。治此证者不可攻邪,但建中补虚,益气血生化之源,正气充盛,则邪气自退,烦悸自止。故治宜小建中汤建中补虚,调补气血,安内攘外。

方中重用甘温质润之饴糖为君,温补中焦,缓急止痛。臣以辛温之桂枝温阳气,祛寒邪;酸甘之白芍养营阴,缓肝急,止腹痛。佐以生姜温胃散寒,大枣补脾益气。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是为佐使之用。其中饴糖配桂枝,辛甘化阳,温中焦而补脾虚;芍药配甘草,酸甘化阴,缓肝急而止腹痛。六药合用,温中补虚缓急之中,蕴有柔肝理脾,益阴和阳之意,用之可使中气强健,阴阳气血生化有源,故以“建中”名之。

【原文】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138条)

【释义】本条论小结胸病的证治。本病多为伤寒表邪入里,或表证误下,邪热内陷与痰相结而成。小结胸病变范围比较局限,正在心下,提示痞硬胀满仅在心下胃脘部。按之则痛,不按不痛,临证虽也有不按也痛者,但疼痛程度较轻,绝不会出现石硬拒按,手不可近的状况,说明邪热较轻,结聚不深。

脉浮主热,也示病位较浅;脉滑主痰,也主热。脉浮滑既是小结胸病的主脉,也提示了小结胸病的主要病机是痰热相结。由于痰热互结于心下,本证临床除正在心下,按之则痛的证候特征外,还可伴有胸膈满闷,咳吐黄痰,恶心呕吐等痰热在上气逆不降的症状,治疗宜清热涤痰开结。方用小陷胸汤。方中全瓜蒌甘寒,清热涤痰,宽胸散结,用时先煮,意在“以缓治上”;而通胸膈之痹。臣以黄连苦寒泄热除痞,半夏辛温化痰散结。

【原文】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157条)

【释义】本条论述了生姜泻心汤证的病因病机及证候治法。伤寒汗出解后,说明表 证已解,但胃中不和,其原因,可为汗后致虚,亦或是脾胃禀赋不足所致。胃乃水谷之 海,因虚易致寒热邪气滞于中,损伤脾胃,则运化失健,转输不力,水饮内停,谷物不 化,留滞而化作馊腐,障碍中焦气机流通,水饮食滞致气机痞塞较甚,故心下痞满而硬;中焦升降失司,胃中不和,胃气上逆,则干噫食臭;水气横逆下趋,流走肠间,气水相击,激荡有声,故胁下有水气,肠鸣下利。当用生姜泻心汤和胃散水而消痞。 痞证可因误下邪陷所致,而本条不言误下,而言伤寒汗出解后,可见痞证不特误下可致,汗出表解后亦可形成,关键是辨认有邪气内陷,胃中不和,升降失司之机及心下 痞满,呕而下利之证,即可判断,绝不可为误下所印定。 大体而言,痞证以心下痞满,按之柔软而不痛为其特征,本证之心下痞硬,乃邪气 阻结较重,心下痞硬是相对之词,即按之心下紧张稍硬,并非结胸证之石硬,且按之不 痛,仍与结胸证有别。

【原文】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鞕,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161条)

【释义】本条论述肝气犯胃,胃虚痰阻证的证治。伤寒发汗,乃正治之法,或吐或下,则为误治。所谓解后,是指表邪已解,但脾胃气伤,脾胃运化腐熟功能失常,痰饮内生,阻于心下,胃气不和,气机痞塞,故心下痞硬。胃气已虚,兼之土虚木乘,肝胃气逆,则噫气不除。治宜旋覆代赭汤和胃化痰、镇肝降逆。

方中旋覆花性温而能下气消痰,降逆止嗳,是为君药。代赭石质重而沉降,善镇冲逆,但味苦气寒故用量稍小为臣药;生姜于本方用量独重,寓意有三:一为和胃降逆以增止呕之效,二为宣散水气以助祛痰之功,三可制约代赭石的寒凉之性,使其镇降气逆而不伐胃;半夏辛温,祛痰散结,降逆和胃,并为臣药。人参、炙甘草、大枣益脾胃,补气虚,扶助己伤之中气,为佐使之用。

【原文】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68)

【释义】论胃热弥漫,津气两伤的证治。本证为邪入阳明化热,热耗气伤阴所致。因汗出过多,大伤津液,是以大烦大渴、脉洪大异常,以白虎汤解其热,加人参以复其津液而病可愈矣。误吐则伤其津液,误下则伤其气分,津液伤损可令人作渴,气分伤损,不能助津液上潮更可作渴,是以欲饮水数升也。白虎汤中加人参,不但能生津液,且能补助气分以助津液上潮,是以能立建奇功也。

【原文】“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177条)

【释义】心动悸者,谓心下筑筑,惕惕然动而 不自安也。若因汗下者多虚,不因汗下者多热, 欲饮水小便不利者属饮,厥而下利者属寒。今病 伤寒,不因汗下而心动悸,又无饮热寒虚之证, 但据结代不足之阴脉,即主以炙甘草汤者,以其 人平日血气衰微,不任寒邪,故脉不能续行也。 此时虽有伤寒之表未罢,亦在所不顾,总以补中 生血复脉为急,通行营卫为主也。

 

大纲要求

二、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180条)

2.“阳明病,发热汗出者……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236条)

3.“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于转侧……白虎汤主之。”(219条)

4.“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 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208条)

细目二、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原文】“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180条)

【释义】胃家实,病症名。指邪热结於阳明、津液受伤所出现的证候。主要症状为壮热、烦渴、大汗出、脉洪大;因邪热与肠中粪便互结,可出现潮热便秘、腹痛拒按等症。

【原文】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236条)

【释义】236条所言阳明病发热汗出,是邪热得以向外发散,湿不得与热邪相结,故不能发黄。若发热仅伴有头汗出,颈以下无汗,说明热不能随汗而畅泄;又见小便不利,说明湿不得下行,湿热二邪相合于内,熏蒸肝胆,疏泄失常,胆汁外溢,故见发黄,其黄色鲜明如橘子色。

湿热交阻,气化不利,津液不布,更因热伤津液,故见渴引水浆。湿热蕴结中焦,气机阻滞,可见腹满,湿热邪气上扰心神,故心中懊憹,本证病机为湿热蕴结,并兼有腑气壅滞,故治用茵陈蒿汤,清利湿热,通腑退黄。方中重用茵陈为君药,本品苦泄下降,善能清热利湿,为治黄疸要药。臣以栀子清热降火,通利三焦,助茵陈引湿热从小便而去。佐以大黄泻热逐瘀,通利大便,导瘀热从大便而下。

【原文】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于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219条)

【释义】此为阳明热炽,邪热内盛,胃气不能畅通,气机不利,故腹满,阳明热盛,伤阴耗气,故身重难以转侧。胃之窍开于口,故胃热而口不仁,足阳明之脉循于面部,邪热熏蒸胃肠浊气上泛,故面部油垢。此时谵语是因为太阳失治,传变阳明,胃经炽热,循经上扰,神明不安而致。此时谵语当伴见高热面赤,口渴汗出,气粗似喘,心烦躁扰,舌红脉洪等。治疗用白虎汤清热泻火,若见津伤明显,口渴欲饮水数升不解,可加人参为白虎加人参汤治疗。

【原文】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戢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208条)

【释义】(胡希恕先生解读此条)脉迟是与数相对,数为有余之脉,迟为不及之脉,不及的脉多主寒,主虚等不足之病,阳明病而遇此脉当心其虚,此段主要讲的是攻。阳明病,脉迟,虽然汗出,不恶寒,即外证俱备,但脉迟,里头不会邪热太甚,其身必重,即外有湿,湿在组织里面则沉,短气是里有饮,金匮里有,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即心跳,水气凌心,微者则短气。腹满而喘,既是停饮,里面的就不会那实。如实的厉害也喘,而此实的不厉害而喘,是热往上壅。既有停饮,同时热往上壅,二者相结也能使腹满而喘。此种情况不可下。这里所举的证状全是下的证候,但是脉心,恐怕有虚,恐怕没实到下的程度。前面讲了“系在太阴”,病传入胃肠之里,假设此人数日里头多食多饮的人,就是里头有水,如果湿胜于热,如邪热传入里,则发生太阴病,就腹痛下利等。如热胜湿,所以阳明病法多汗,水火二者不能同时存在的,如果热盛则伤人津液,一方面出汗,一方面小便数。在体外没有什么津液,甚至不能沉,沉说明有很多的湿,所以身沉里头不会热得了不得,热结的不会那么深,这种情景不可下也。有潮热者,这潮热并不是日晡所发热,只是一种来势凶猛的这种热,即热之甚也,如潮水一般,言其势重而多,蒸蒸发热。出现这种热,表明外欲解,可攻里。如果手足戢戢然汗出,当然身上早就出汗了,现在手足也不断发汗,绵绵不汗,这说明大便,已硬之候。大承气汤主之,大承气汤泻猛峻,要慎用,必须有潮热,而大便也硬,大便硬有多种证候,手足戢然汗出也是大便硬的一种证候。阳明病是热甚使津液尽量往外蒸,那么里面不断没有水,而且全身干,这时的阳明脉迟,如何解释呢?所以不及的脉也常主有余,有余到相当的程度,人的津液大伤,脉也迟。此书中迟脉多营气不足,血少故也,脉迟。这时的脉迟是真正的可下之脉。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假若汗出不少,阳明病法多汗,发热不是潮热而是微发热。还有恶寒,外未解也。也不能攻,当先解外,宜法与桂枝汤是对的。前面讲了如果有表证又有里证,即是太阳阳明并病,表未解必先解表而后攻里,此为定法。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只是微热,不可攻。热不潮,指没到潮水一般的热,不可攻。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如果没有潮热真正大满,腹胀满而大便不通,也只能用小承气汤和其胃而已,也不能大承气汤。小承气汤也能通便,消胀力量相当强,有厚朴、枳实。微和胃气,勿令大泻下。微和就是不能尽剂,原方不要全部喝完。此条分析大承气汤、小承气汤。此书辨证主要在方证上。所以既辨病形,即六经,然后更分析八纲(即寒热虚实),六经即是表里阴阳。在六经的基础上再分寒热虚实,比方说潮热可攻,可用大承气,小承气调胃承气等,大承气汤、大黄、枳实、厚朴、芒硝。大量厚朴、枳实,此二药行气消胀,加上大黄芒硝,攻下的力量相当猛峻,所以大承气汤治大实大满大痛,胀的厉害,热的厉害也疼,所以药量相当的大,药剂相当猛,故要慎用。芒硝去热软坚通便,治热,潮热都用芒硝,配大黄泻下够重,再用行气消胀的这种药则更猛,厚朴半升相当重,枳这五枚,也有五六钱,现在用大黄、芒硝给三四钱,最多五六钱,厚朴、枳实四五钱即可。小承气汤差不多,把芒硝去了,泻下作用就不重,有厚朴、枳实也消胀,后面还有三物厚朴汤,单独通便消胀,把厚朴枳实加重,治上满为主的,与调胃承气汤比较,调胃承气汤比小承气汤通便作用强,但消胀不及小承气。

 

大纲要求

三、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263条)

 

点击右侧按钮免费领取完整版文档、直播课程权限及更多其他资料!

分享查看更多      >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关闭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