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 前置胎盘 早产护理

第四节 前置胎盘

【定义】

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妊娠晚期阴道流血最常见的原因。

【临床表现】

1. 阴道流血

2. 贫血、休克

3. 胎位异常

()一)阴道流血-无痛性、 无诱因、反复发生、多少不等

完全性前置胎盘-初次出血时间早,多在妊娠28周左右,称为“警戒性出血”。

边缘性前置胎盘-出血多发生在妊娠晚期或临产后,出血量较少。

部分性前置胎盘-初次出血时间、出血量及反复出血次数,介于两者之间。

前置胎盘特有体征:先露部高浮、胎位异常场耻骨联合上方可听到胎盘杂音。

【辅助检查】

B超:确诊

阴道检查 一般不主张应用。怀疑前置胎盘的个案,切忌肛查。

【处理】

原则:抑制宫缩、止血、纠正贫血、预防感染。

1. 期待疗法 适用于妊娠不足36周或估计胎儿体重小于2300g, 阴道流血量不多,孕妇全身情况良好,胎儿存活者

2.终止妊娠:

适应症:反复多量出血、孕妇发生休克≥36周、胎儿肺成熟胎儿窘迫、胎儿已死亡流血量不多,孕妇全身情况良好,胎儿存活者。

【护理措施】

接受期待疗法的孕妇的护理:

①保证休息,减少刺激。禁做阴道检查及肛查。

②纠正贫血。

③监测病情变化。

④预防产后出血和感染。

⑤加强管理和宣教。

第五节 胎盘早剥

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

病理:底蜕膜出血一胎盘后血肿一胎盘剥离

分类:1. 显性剥离 2. 隐性剥离 3. 混合性剥离4. 子宫胎盘卒中

【并发症】

DIC与凝血功能障碍

急性肾功能衰竭

羊水栓塞

死胎、死产

产后出血及出血性休克

【病因】

孕妇血管病变  如:妊娠高血压疾病

机械性因素    如:腹部被撞击

宫腔内压力骤减 如:双胎第二胎

子宫静脉压突然升高

其他高危因素:吸烟、吸毒、肌瘤等

【临床表现及分类】

依据严重程度-包括剥离面积、 腹痛、贫血、胎心

I: 多见于分娩期,无明显征象、产后检查见胎盘母体面有凝血块及压迹。

 

II: 1/3左右

1. 突然发生持续性腹痛腰酸或腰背痛、与积血量呈正比

2. 贫血程度与阴道流血量不相符

3. 子宫大于妊娠周数

4. 宫缩有间歇、胎位可触、胎儿存活

III:超过1/2,

1. 出血一休克

2. 贫血程度与阴道流血量不相符

3. 子宫板样、 胎位扪不清、胎儿死亡

4. IIIa无凝血机制障碍/ IIIb有凝血机制障碍

【辅助检查】

B超

实验室检查:全血细胞计数

凝血功能检查

【处理】

纠正休克(输新鲜血)

及时终止妊娠: (哪个快选哪个!)

(1) 阴道分娩

(2) 剖宫产

【护理措施】

1. 纠正休克 护士应迅速开通静脉通道,积极补充血容量。同时密切监测胎儿状态。

2. 为终止妊娠做准备。

3. 预防产后出血:分娩后及时给予宫缩齐并按摩子宫,必要时作切除子宫的术前准备。

4. 在产褥期应注意加强营养,纠正贫血。

第六节 早产

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196~258日

)间分娩者。早产占分娩总数的5%~15%.此时娩出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体重为1000~2499g, 各器官发育尚不够健全。早产儿约15%于

新生儿期死亡。

二、临床表现

最初为不规律宫缩,伴少许阴道流血或血性分泌物。逐渐发展为规律宫缩,伴有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与足月临床相似。

三、处理

原则:胎膜未破,抑制宫缩,尽可能延长孕周胎膜已破,早产不可避免时,应设法提高早产儿存活率。

四、护理措施

1. 预防早产 做好孕期保健工作,嘱孕妇保持心情平静。避免诱发宫缩的活动。高危孕妇必须多左侧卧床休息,慎作肛查和阴道检查,

积极治疗合并症,子宫颈内口松弛者应于妊娠14~16周做子宫颈内口缝合术。

2. 药物治疗护理

先兆早产的主要治疗为抑制宫缩,

常用抑制宫缩的药物有:

①B-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②硫酸镁

3.预防新生儿合并症 在保胎过程中,应行胎心监护,教会病人自数胎动。在分娩前按医嘱给孕妇糖皮质激素等促胎肺成熟。

第七节 过期妊娠

【概念】

平时月经周期规则,妊娠≥42周(294日)尚未

分娩称为过期妊娠。

【诊断】

1. 准确核实孕周

--判定“过还是没过?”

2. 判断胎儿安危状况

“有无窘迫”, 决定处理方式!

对母儿的影响】

过期儿-胎盘功能下降-胎儿窘迫

1. 对围生儿影响

胎儿窘迫、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室息

等围生儿发病率及病死率均明显增高。

2. 对母体影响   剖宫产几率升高

因胎儿窘迫、头盆不称、产程延长、颅骨

钙化不易变形、巨大儿等,均使手术产及母体

产伤明显增加。

【处理】

尽早处理,力求避免过期妊娠的发生。妊娠41周以后,即应考虑终止妊娠。

对确诊过期妊娠者,应根据胎盘功能、胎儿大小、宫颈成熟度等综合分析,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

尽早处理,力求避免过期妊娠的发生。妊娠41周以后,即应考虑终止妊娠。对确诊过期妊娠者,应根据胎盘功能、胎儿大小、宫颈成熟度等综合分析,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

1. 引产-无胎儿窘迫、头盆不称、宫颈条件成熟等,可考虑引产。

2. 剖宫产-不得不剖,则剖!巨大儿或胎盘功能减退,胎儿储备能力下降,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不得不剖-胎儿缺氧或生不出来。

第八节 羊水量异常

一、羊水过多:妊娠任何时期内羊水量超过2000ml者。

二、羊水过少:足月时羊水量少于300ml者。

一、羊水过多

(一)临床表现

1. 急性羊水过多:多见于妊娠20-24周。

2. 慢性羊水过多:多见于妊娠晚期。

(二) 辅助检查

1. B超检查:首选的辅助检查,可以了解羊水量和胎

儿情况。

2. 甲胎蛋白测定:甲胎蛋白明显增高提示胎儿畸形

(三)治疗原则

1. 胎儿畸形-及明终止妊娠。

2. 胎儿正常-根据羊水过多的程度与胎龄决定得理方法。

(四)护理措施

1. 一般护理:卧床休息,低钠饮食,减少腹压的活动,以防胎膜早破。

2. 病情观察:早产、胎儿窘迫。

3. 配合治疗:放羊水时应防止带度过快、量过多,一次放羊水量不超过1500ml, 500ml/h.

二、羊水过少

羊水过少胎儿可发生肺发育不全、胎儿生长受限、胎儿宫内窘迫与新生儿窘迫。

(一)辅助检查

1. B超检查:首选的辅助检查,可以了解羊水量和胎儿情况。

2. 直接测量羊水量:破膜时羊水量产于300ml即可诊断。

3. 产科检查:测宫高、腹围及电子胎儿监护。

第八章 妊娠期并发症

第一节 妊娠期合并心脏病

【妊娠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心脏负担加重→

妊娠期:以32~34周最重;

分娩期:以第二产程最重;

产褥期:产后3日;

→易发生心衰

 

【心脏病对妊娠的影响】

【诊断】

1. 有没有心脏病

孕前病史采集

辅助检查

临床表现(同心衰)

2. 能不能承担妊娠

可以妊娠:轻、无心衰史、无并发症、心功能I~II级

不宜妊娠:重、有心衰史、孕前病史采集:有并发症、 心功能III~IV级、

年龄>35岁,心脏病病程长者

辅助检查:

有肺动脉高压、

右向左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

严重心律失常、

风湿热活动期、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心肌炎

【妊娠期早期心衰的诊断】

1. 轻微活动后即出现胸闷、心悸、气短。

2. 休息时心率每分钟超过110次,呼吸每分钟超过20次。

3. 夜间常因胸闷而需坐起呼吸,或需到窗口呼吸新鲜空气。

4. 肺底部出现少量持续性湿哕音,咳嗽后不消失。

【心功能分级】-同内科

I级:一般体力活动受限制。

II级:一般体力活动度受限制,活动后心悸、

轻度气短,休息时无症状。

III级:一般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休息时无不适,

轻微日常工作即感不适、心悸、呼吸困难,或既往有

心力衰竭史者。

IV级:一般体力活动严重受限制,不能进行任何

体力活动,休息时有心悸、呼吸困难等心力衰竭表现

*III级可以孕,IIIIV级不可以孕

护理措施

(一)妊娠期:

不宜妊娠的处理--12周前终止妊娠、避孕继续妊娠的处理-加强产检(20周以前每2周一次,20周以后每周一次。) 、提前入院(36-38周)、预防心衰、心衰治疗。

“一般医嘱:情绪、睡眠(≥10h)饮食(高蛋白)、 体重(不超过10kg为宜)

防治诱因:呼吸道感染、贫血;

汤心衰处理:地高辛(不用于预防心衰,少、快、停)、易中毒;

一妊娠晚期发生心力衰竭,原则是待心力衰竭控制后,再行产科处理,应放宽剖宫产指征。

1、经阴道分娩

心功能【~II级、胎儿不大、胎位正常、宫颈条件良好者,可考虑在严密监护下经阴道分娩。

(1) 第一产程:安慰及鼓励产妇,消除紧张情绪,产程开始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至产后7天。

(2) 第二产程:缩短第二产程,必要时阴道助产。避免产妇屏气用力,以减轻心脏的负担。

(3) 第三产程:胎儿娩出后,产妇腹部放置沙袋,

防止腹压骤降诱发心衰。产后若子宫收缩不佳,肌

注缩宫素10~20U, 禁用麦角新碱,以防静脉压增高,

引起心衰。产后应在产房观察4个小时

2. 剖宫产-对有产科指征、心功能皿~IV级者,均应择期剖宫产。

可选择硬膜外麻醉。术中术后应限制输液量。

(三)产褥期-产后3日内仍为危险时期,产妇应充分休息并密切监护。

1、应继续卧床并密切观察心率、呼吸、血压等变化。

2、心功能III级或以上者不宜哺乳。

3、不宜再妊娠者,可在产后1周左右行绝育术

第二节  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

【妊娠对病毒性肝炎的影响】

(1) 妊娠使肝脏抗病能力降低及负担增加,加重病毒性肝炎病情。

(2) 重症肝炎及肝昏迷发生率较非妊娠期高数十倍。

(3) 妊娠并发症引起的肝损害极易与急性病毒性肝炎混淆。

【病毒性肝炎对妊娠的影响】

(1) 妊娠早期:病毒性肝炎可使妊娠反应加重,流产、胎儿畸形发生率约高2倍。

(2) 妊娠晚期: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可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增高。

(3) 早产、死胎、死产的发生率、新生儿患病率及死亡率均明显增高。

【临床表现与诊断】

病史→密切接触史 半年内接受输血

临床表现→消化道症状 肝区痛 乏力、发热 黄疸

辅助检查→肝功能检查  血清病原学检测(两对半) 胆红素检查

辅助检查

1. 肝功能检查 血清胆红素17umol/L (1mg/dl.

2. 血清病原学检测及意义

(1) 甲型病毒性肝炎:急性期病人血清中抗HAV-lgM阳性有诊断意义。

(2) 乙型病毒性肝炎:

HBsAg是HBV感染的特异性标志,见于慢性肝炎,病毒携带者抗HBs是机体曾经感染过HBV, 但已具有免疫力,也是评价接种疫苗效果指标之一。

HBeAg是肝细胞内有HBV活动性复制,具有传染性。

抗HBe是血清中病毒颗粒减少或消失,传染性减低。

抗HBc-lgM是表示HBV在体内复制,肝炎急性期。

抗HBc-lgG是肝炎恢复期或慢性感染。

(3) 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中检测出HCV抗体即可确诊。

3. 凝血功能及胎盘功能检查 凝血酶原时间、HPL及孕妇血或尿雌三醇检测等。

【妊娠合并症肝炎的诊断要点】

(1) 消化道症状严重。

(2) 血清总胆红素》171umol/L, 或黄疸迅速加深,每日上升》17. 1umol/L.

(3) 疑血功能障碍。

(4) 肝脏缩小,出现肝臭气味,肝功能明显异常。

(5) 肝性脑病

(6) 肝肾综合征

【处理】

肝炎病人原则上不宜妊娠。妊娠期轻型肝炎的处理原则与非孕期肝炎相同,即增加休息,加强营养,积极保肝治疗,预防感染。妊娠期重

症肝炎需保护肝脏,积极预防及治疗肝性脑病的发生,限制蛋白质的摄入,每日应《0. 5g/kg ;增加糖类,保持大便通畅,预防DIC及肾衰竭。

妊娠末期重症肝炎,经积极治疗24小时后,以剖宫产结束妊娠。分娩期应备新鲜血液,缩短第二产程并注意防止母婴传播及产后出血。

产褥期应用对肝脏损害较小的广谱抗生素预防产褥感染。

护理措施

1. 定期产前检查,防止交叉感染。阻断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孕妇于妊娠28周起每4周肌内注射1次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 200U, 至分娩。

2. 分娩期密切观察产程进展,避免各种不良刺激,防止并发症发生。并监测凝血功能。于临产前1周开始服用维生素K、维生素C, 临产后备新鲜血。阴道助产缩短第二产程,严格执行操作程序。胎儿娩出

后,正确应用缩宫素、止血药,预防产后出血。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3. 指导母乳喂养时注意,目前认为如乳汁中HBV-DNA阳性不宜哺乳母血HBsAg、HBeAg及抗-HBc三项阳性及后两项阳性产妇均不宜哺乳。对新生儿已接受免疫,母亲为携带者(仅HBsAg阳性),建议母乳喂养。对不宜哺乳者,可口服生麦芽冲剂或乳房外敷芒硝退乳,不宜使用雌激素退乳

4. 新生儿出生后6小时内和1个月时各肌注1ml的HBIG, 出生后24小时内、生后1个月、6个月分别注射乙型肝炎疫苗。

分享查看全文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