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 水痘患儿护理

水痘

护理措施

1. 观察体温

2. 皮肤护理 室温适宜,被褥保持清洁,不宜过厚,以免造成患儿全身不适而增加皮疹瘙痒感。保持皮肤清洁,勤换内衣,剪短指甲,婴幼儿可戴并指手套,以免抓伤皮肤,继发感染后留下瘢痕。患儿因皮肤瘤痒哭闹时,应设法分散其注意力,或用温水洗浴、 局部涂0.25%冰片炉甘石洗剂或5%碳酸氢钠溶液;亦可遵医嘱口服抗组胺药物;有继发感染者局部用抗生素软膏,或遵医嘱口服抗生素控制感染。

4. 预防疾病的传播 无并发症的患儿多在家隔离治疗,至疱疹全部结痂或出疹后7日止。托幼机构中若发现水痘患儿应检疫3周。体弱、应用大剂量激素或免疫缺陷者,应在接触水痘后72小时内给予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或恢复期血清肌内注射,可起到预防或减轻症状的作用。

 

猩红热

护理措施

1. 发热护理

2. 皮肤护理 观察皮疹及脱皮情况,保持皮肤清洁,可用温水清洗皮肤(禁用肥皂水), 剪短患儿指甲,避免抓破皮肤。脱皮时勿用手撕扯,可用消毒剪刀修剪,以防感染。

3. 预防感染的传播

(1) 隔离惠儿:呼吸道隔离至症状消失后1周,连续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后即解除隔离。有化脓性并发症者应隔离至治愈为止。

(2) 切断传播途径:

(3) 保护易感人群:对密切接触者需医学观察7日,并可口服磺胺类药物或红霉素3~5日以预防疾病发生。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1. 多见于2~7岁健壮儿童

2. 临床表现:急、快、热>40℃, 迅速出现惊厥、呼吸衰竭、休克或昏迷;腹痛、 腹泻、里急后重等肠道症状不明显,甚至无。

3. 诊断

夏、秋季节,小儿急起高热,无其他原因,应考虑

② 与菌痢患者有接触史;

③ 起病初有高热和神经系统症状,尚未排便,可用冷盐水灌肠,取其排泄物沉渣做显微镜检,若见大量脓细胞或红细胞可初步确诊。

(大便培养是目前最可靠的确诊和鉴别诊断依据)

4. 治疗原则

① 病原治疗 选用对痢疾杆菌敏感的抗生素(如阿米卡星、氨苄西林、第三代头孢菌素等)静脉用药

② 肾上腺皮质激素

③ 防治脑水肿及

④ 防治循环衰竭

 

小儿结核病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各个脏器均可受累,结核病是小儿时期的重要传染病。

其中以原发型肺结核最常见,严重病例可引起血行播散,发生粟粒型结核或结核性脑膜炎,后者是小儿结核病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

一、结核菌素试验的强度判断与临床意义

试验依据:小儿受结核感染4~8周后,作结核菌素试验即呈阳性反应。

试剂:常用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PPD) , 一般用0. 1mlPPD (每0. 1ml含5个结素单位)

方法:皮内注射入左前臂掌侧面中下1/3交界处皮内,使之形成直径6~10mm皮丘,48~72h观测结果;

观测指标:取局部硬结横径、纵径的平均值。

二、PPD结果判定

PPD试验在免疫力低下者(如:艾滋病)、营养不良、结节病、疫苗注射等患者可出现假阴性。

三、临床意义

►阳性反应:

(1) 接种卡介苗后

(2) 年长儿无明显症状,仅呈一般阳性,提示曾感染过结核杆菌;

(3) 3岁以下,尤1岁内或未接种卡介苗者,阳性反应表示有新的结核病灶

(4) 强阳性者,表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灶;

(5) 由阴转阳,或由<10mm增至>10mm, 且幅度>6mm, 示新近有感染

►阴性反应:

(1) 未感染过结核

(2) 迟发变态反应前期(初次感染后4~8周内)

(3) 假阴性反应,如危重结核病;急性传染病如麻疹、 水痘等;重度营养不良。

(4) 原发或继发免疫缺陷病

(5) 技术误差或结核菌素失效

接种卡介苗后与自然感染阳性反应的区别

四、治疗

抗结核药物治疗: 早期、联合、规则、适量、分段、 全程

常用抗结核药物

►异烟肼(INH或H) : 全杀、一线、清晨空腹顿服,肝毒性,易透过血-脑屏障。

►利福平(RFP或R) : 全杀、一线、清晨或睡前空腹顿服,肝毒性和神经毒性,不可单用

►吡嗪酰胺(PZA或Z) : 半杀、一线,肝毒性和肾毒性(强化治疗期)

►人链霉素(SM或S) : 半杀、不通过血一脑屏障,第VII对脑神核

肾毒性(只用于细胞外结核杆菌)

►乙胺丁醇(EMB或E) 抑菌,视神经炎及红绿视盲,<5岁禁用,可通过血-脑屏障

五、预防

(一)控制传染源

结核菌涂片阳性病人是小儿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早期发现并合理治疗结核菌涂片阳性病人,是预防小儿结核病传播的根本措施。

(二)卡介苗接种 是预防小儿结核病的有效措施。

接种卡介苗的禁忌证是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注射部位有湿疹或全身性皮肤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或严重免疫缺陷病患儿。

(三)化学药物预防 对有下列指征的小儿,可用异烟肼预防性服药,每日10mg/kg, 每日不大于300mg, 疗程6~9个月。

1. 密切接触家庭内开放性肺结核者。

2. 3岁以下婴幼儿未接种卡介苗而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

3. 结核菌素试验新近由阴性转为阳性。

4.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伴结核中毒症状者。

5.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新患麻疹或百日咳小儿。

6.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而需较长时间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者。

 

第二节 原发型肺结核

原发型肺结核是原发性结核病中最常见者,为结核菌第一次侵入肺部后引起的原发感染,是小儿肺结核的主要类型,原发型肺结核包括原发综合征和支气管淋巴结核。

一、病理转归

1. 吸收好转、钙化或硬结,此种转归最常见;是小儿结核病的特点之一。

2. 进展:产生空洞、支气管淋巴结周围炎、支气管内膜结核和干酪性肺炎、结核性胸膜炎。

3. 恶化,因血行播散导致急性粟粒性肺结核或全身性粟粒性结核。

=最严重的。一般不会引起空洞。

临床表现

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可无症状,一般起病缓慢,可有低热、纳差、疲乏、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多见于年龄较大儿童。

婴幼儿及症状较重者可急性起病,高热可达39℃~40℃, 但一般情况尚好,与发热不相称,持续2~3周后转为低热,并伴结核中毒症状,干咳和轻度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症状。过敏症状部分患儿出现结核变态反应的表现。

(疱疹性结膜炎、皮肤结节性红斑、多发性一过性关节炎等)。

二、辅助检查

诊断结核菌素试验为简便实用的诊断方法

X线检查:哑铃双极影、肺门区域阴影

三、治疗

1. 无明显症状的原发型肺结核(即巩固治疗期)

治疗目的:① 杀灭病灶中的结核菌;② 防止血行播散

药物选择:以异烟肼(INH) 为主,配合利福平(RFP)或乙胺丁醇(EMB) , 疗程9~12个月。

2. 活动性原发型肺结核

采取分阶段治疗。强化治疗阶段宜用3种杀菌药,即INH、RFP、 PZA (吡嗪酰胺)或SM (链霉素), 2~3个月后,以INH, RFP或EMB巩固维持治疗。常用方案2HRZ/4HR.

四、护理措施

1. 饮食护理 结核病为慢性消耗性疾病,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钙质的食物。

2. 日常生活护理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居室空气新鲜、阳光充足。

3.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观察患儿有无胃肠道反应、耳鸣耳聋、 眩晕、视力减退或视野缺损、手足麻木、皮疹等;定期复查肝功能及尿常规等。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通知医生。

4. 预防感染传播结核患儿活动期应实行隔离措施。

 

结核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是小儿结核病中最严重的类型,病死率较高,存活者亦可遗留后遗症,常在结核原发感染后1年内发生,初染结核3~6个月最易发生结脑。婴幼儿多见,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 春季为多。多见于3岁以内婴幼儿。

若诊断不及时和治疗不当,病死率及后遗症的发生率仍较高,并发脑积水-脑疝死亡。

小儿结核病中最严重的类型=结脑

小儿结核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原发型

二、辅助检查

1. 脑脊液检查 对本病的诊断极为重要

常规检查: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无色透明或呈毛玻璃样,静置12~24小时后,可有蜘蛛网状薄膜形成,取之涂片检查,可查到结核菌。结核杆菌检出率较高。白细胞数多为50x106/L~500x106/L, 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淋巴细胞占0.70~0.80, 糖和氯化物均降低为结脑的典型改变。一般为1.0~3.0g/L.

脑脊液查到结核菌是诊断结脑最可靠依据。

2. 胸部X线检查 85%的结脑患儿的胸片有结核病改变,其中90%为活动性肺结核。胸片证实有血行播散对确诊结脑有重要意义。

3. 结核菌素试验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对诊断很有帮助,但高达50%的结脑患儿结核菌素试验可呈阴性反应。

三、治疗

▲治疗重点  抗结核+对抗颅高压

1. 一般疗法

2. 抗结核治疗

(1) 强化治疗阶段联合使用4种杀菌抗痨药(INH、RFP、PZA、SM) , 约3~4个月。

(2) 巩固治疗阶段继用INH, RFP (或EMB) .抗结核总疗程不少于12个月

3. 降低颅内高压

(1) 脱水剂:20%甘露醇,每次0.5~1g/kg,于30min内静脉注入,4~6h一次,2~3d后减少次数,7~10d停用。

(2) 利尿剂。

(3) 侧脑室穿刺引流。

(4) 腰穿减压和鞘内注药。

(5) 脑外科治疗。

4. 对症治

5. 糖皮质激素

在足量抗结核药物应用的同时,适当加用激素能减轻中毒症状,抑制炎症渗出降低颅内压,减少粘连,防止脑积水发生。早期使用效果好。

常用泼尼松,疗程8~12周。

四、护理措施

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 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惊厥、 双瞳大小及对光反应情况等,早期发现颅内高压或脑疝,以便于及时采取抢救措施。

(2) 患儿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减少对患儿的刺激。在惊厥发作时齿间应置牙垫防舌咬伤,并防惊厥时坠床跌伤。

(3) 遵医嘱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脱水药、 利尿药和呼吸兴奋剂。配合医师为患儿做腰椎穿刺,颅压高时腰椎穿刺应在应用脱水药半小时后进行,腰穿后去枕平卧4~6小时,以防头痛。

 

常见急症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小儿惊厥

惊厥是指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常伴意识障碍,是儿科常见的急症,婴幼儿多见。这种神经系统功能暂时的紊乱,主要是由于小儿大脑皮质功能发育未成熟。

各种较弱刺激也能在大脑引起强烈的兴奋与扩散,导致神经细胞突然大量异常反复放电活动所致。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 感染性疾病

(1) 颅内感染:各种细菌、病毒、原虫、寄生虫、真菌等引起的脑膜炎、脑炎及脑脓肿等,或随之引起的脑水肿。

(2) 颅外感染:各种感染造成的高热惊厥、中毒性脑病和破伤风等,其中高热惊厥最常见。

2. 非感染性疾病

(1) 颅内疾病:各型癫痫、占位性病变(如肿瘤、囊肿、血肿等)、颅脑损伤(如产伤、外伤等)

(2) 颅外疾病:如中毒(杀鼠药、农药及中枢神经兴奋药等中毒)、水电解质紊乱(如脱水、低血钙、 低血钠等)

1. 惊厥 典型表现为突然发生意识丧失,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局部或全身肌群出现强直性或阵挛性抽动,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严重者可持续数十分钟或反复发作,抽搐停止后多入睡。

2. 惊厥持续状态

惊厥发作持续超过30分钟,或2次发作间歇期意识不能恢复者称惊厥持续状态。

此时因抽搐时间长,机体氧消耗过多,脑组织缺氧可导致脑水肿及脑损伤,出现颅内压增高及脑损伤的表现。

3. 热性惊厥

多由上感引起,典型热性惊厥的特点:

① 主要发生在6个月至3岁小儿

② 大多发生于急骤高热开始后12小时之内

发作时间短,在10分钟之内,发作后短暂嗜睡

④ 在一次发热性疾病过程中很少连续发作多次,可在以后的发热性疾病中再次发作

没有神经系统异常体征,热退后1周做脑电图正常

4. 发作诱因 高血压脑病在紧张及过度劳累时易诱发惊厥;原发性癫痫在突然停药或感染时易诱发惊厥。

三、治疗原则

1. 控制惊厥

① 应用抗惊厥药物,首选地西泮(安定)静脉注射,1~2分钟内生效,但作用短暂,必要时30分钟后重复一次;另外其他止惊药还有苯妥英钠、苯巴比妥、10%水合氯醛等。② 针刺法,上述药物暂时缺如时可针刺人中、百会、涌泉、十宣、合谷、内关等穴。

2. 对症及支持治疗

① 主要是监测生命体征,重点注意呼吸、循环衰竭或脑疝体征

②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或人工机械通气

③ 监测与矫治血气、血糖、 血渗透压及电解质异常

④ 防治颅内高压

四、护理措施

1. 防止室息

 发作时就地抢救,保持安静,禁止一切不必要的刺激

② 立即让患儿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松解患儿衣领,以防衣服对颈、胸部的束缚,影响呼吸及呕吐物误吸发生室息

③ 将舌轻轻向外牵拉,防止舌后坠阻塞呼吸道,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口腔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④ 按医嘱应用止惊药物,观察患儿用药后的反应并记录,特别注意有无呼吸抑制

2. 防止受伤

① 对有可能发生皮肤损伤的患儿应将纱布放在患儿的手中或腋下,防止皮肤摩擦受损;已出牙的患儿应在上、下牙之间放置牙垫或纱布包裹的压舌板,防止舌咬伤。

②有栏杆的儿童床应在栏杆处放置棉垫,防止患儿碰撞栏杆,同时将周围的一切硬物移开,以免造成损伤;切勿用力强行牵拉或按压患儿肢体,以免发生骨折或关节脱位。

3. 预防脑水肿

保持安静,因发作时患儿受刺激可使惊厥加重或持续时间延长,避免对患儿的一切刺激,如声、光及触动等,积极控制惊厥,避免惊厥时间过长引起脑缺氧导致脑水肿或脑损伤。

② 惊厥较重或时间长者应按医嘱给予吸氧,密切观察其血压、呼吸、 脉搏、意识及瞳孔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发生脑水肿者按医嘱用脱水剂。

4. 健康指导

高热惊厥的患儿日后发热仍有可能出现惊厥,应告知家长物理降温的重要性及方法,讲解惊厥发作时的急救方法

 

第二节 急性颅内压增高

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脑实质体积增大或颅内液体量异常增加,造成颅内压力增高的一种严重临床综合征。

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 呕吐、意识障碍、惊厥、生命体征改变等,若抢救不及时易发生脑疝导致死亡。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 病因

(1) 颅内、外感染:如脑膜炎、脑炎、中毒性菌痢重症肺炎等。

(2) 颅内占位性病变:如脑肿瘤(包括脑膜白血病)、脑寄生虫(如囊虫病)、脑脓肿或脑血管畸形、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出血和脑血肿等。

(3) 脑缺血缺氧:如各种原因引起的室息、休克、呼吸心跳骤停、一氧化碳中毒、癫痫持续状态等。

(4) 脑脊液循环异常:如先天或后天因素造成的脑积水。

(5) 其他:如高血压脑病、水电解质紊乱、药物或食物中毒等。

二、临床表现

1. 头痛一般晨起较重,哭闹、用力或头位改变时可加重婴儿因囟门未闭,对颅内高压有一定缓冲作用,故早期头痛不明显,仅有前囟紧张或隆起,出现头痛时表现为烦躁不安、尖叫或拍打头部,新生儿表现为睁眼不睡和尖叫,此时病情已较严重。

2. 呕吐因呕吐中枢受刺激所致,呕吐频繁,晨起明显,常不伴有恶心,多呈喷射性。

3. 意识改变 颅内高压影响脑干网状结构,导致意识改变早期有性格变化、淡漠、迟钝、 嗜睡或兴奋不安,严重者出现昏迷。

4. 头部体征

1岁内小儿有诊断价值。如头围增长过快、前囟紧张隆起并失去正常搏动、 前因迟闭与头围增长过快并存、颅骨骨缝裂开等。

5. 眼部表现

颅内压增高导致脑神经单侧或双侧麻痹,出现复视或斜视、眼球运动障碍;

上丘受压可产生上视受累(落日眼);视交叉受压产生双颞侧偏盲、一过性视觉模糊甚至失明。

眼底检查可见视乳头水肿、小动脉痉挛、静脉扩张,严重者可见视网膜水肿。

三、治疗原则

1. 急救处理 疑有脑疝危险时需做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快速静脉注入20%甘露醇,有脑疝表现时2小时给药1次。有脑干受压表现者,行颅骨钻孔减压术,或脑室内或脑膜下穿刺以降低颅压。

 2. 降低颅压①使用高渗脱水剂:首选20%甘露醇,一般4~8小时给药一次;②重症或脑疝者可合并使用利尿药:首选呋塞米(速尿), 可在两次应用高渗脱水药之间或与高渗脱水药同时使用;③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常用地塞米松,用药2日左右,用较大剂量时要逐渐减量

而渐停;④穿刺放液或手术处理。

3. 对症处理及病因治疗。

四、护理措施

1. 降低颅内压,预防脑疝

(1) 防止颅内压增高:避免一切刺激,加强监护;置患儿于头肩抬高25°~30°侧卧位休息,避免呕吐造成室息;

检查或治疗时不可猛力转头、翻身、按压腹部及肝脏;

避免患儿哭闹,护理和治疗操作集中进行,动作应轻、 快,以免频繁惊扰患儿使颅内高压加重。

(2) 按医嘱应用降低颅内压的药物:用甘露醇时需注意

① 用药前要检查药液,若有结晶可将制剂瓶放在热水中浸泡,待结晶消失后再用,静脉滴入时最好用带过滤网的输液器,以防结晶进入血管内

② 不能与其他药液混合静脉滴注,以免产生结晶沉淀

③ 用药时在15~30分钟快速滴入达到所需浓度

④ 推注时不能漏到血管外,以免引起局部组织坏死,一旦发生药物外漏,需尽快用25%~50%硫酸镁局部湿敷和抬高患肢

(3) 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眼球运动及瞳孔变化,每15~30分钟记录1次。

 

第三节 急性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衰竭是指各种累及呼吸中枢或呼吸器官的疾病导致肺氧合障碍和(或)肺通气不足,影响气体交换,引起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上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将呼吸衰竭分为两种类型,即Ⅰ型和Ⅱ型。

一、临床表现

主要是呼吸系统表现和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的表现。

1. 呼吸系统表现

周围性呼吸衰竭主要表现为呼吸频率改变及辅助呼吸肌活动增强的表现,如频率加快、鼻翼扇动三凹征等。

中枢性呼吸衰竭主要表现为呼吸节律紊乱,如潮式呼吸、 叹息样呼吸及下颌呼吸等,甚至发呼吸暂停。

2. 低氧血症表现

 发绀:以口唇、口周及甲床等处较为明显,但在严重贫血(Hb

<50g/L) 时可不出现发绀

② 消化系统:可出现腹胀甚至肠麻痹

③ 循环系统:早期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心排出量增加;严重时

可出现心律失常,甚至发生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等

④ 泌尿系统:尿中可出现蛋白、红细胞、 白细胞及管型,有少尿

或无尿,甚至肾衰竭

⑤ 神经系统:早期烦躁、 易激惹、视力模糊,继之出现神经抑制

症状,如神志淡漠、嗜睡

⑥ 其他:有细胞代谢及电解质紊乱,如酸中毒及高钾血症等

3. 高碳酸血症表现

开始出现烦躁不安、出汗、摇头、意识障碍、皮肤潮红。

严重时出现惊厥、昏迷、视乳头水肿、呼吸性酸中毒等。

二、辅助检查

血气分析:早期或轻症(Ⅰ型呼衰,即低氧血症型) , 动脉氧分压 (PaO2) ≤50mmHg, 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 正常

晚期或重症(Ⅱ型呼衰,即低氧血症并高碳酸血症型),动脉氧分压(PaO2) ≤50mmHg, 二氧化碳分压(PaCO2) ≥50mmHg (6.65kPa)

三、治疗原则

治疗的基本原则:促进氧气摄取和二氧化碳排出,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维持重要器官(心、脑、肺、肾)的功能及预防感染。

四、护理措施

1. 改善呼吸功能

一般选择鼻导管法,氧流量为0.5~1L/min, 氧浓度不超过40%, 缺氧明显者可用面罩给氧,氧流量2 ~4L/min, 氧浓度50%~60%。严重缺氧、紧急抢救需要时,可用60%~100%纯氧,但持续时间以不超过4~6小时为宜。长期使用高浓度氧,可使早产婴儿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导致失明。

 

心跳呼吸骤停

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上最危重的急症,表现为呼吸、心跳停止,意识丧失或抽搐,脉搏消失,血压测不出。心电图示心动极缓-停搏型或心室纤颤。此时患儿面临死亡,如及时抢救可起死回生。

一、临床表现

1. 意识突然丧失,出现昏迷、抽搐。

2. 大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出。

3. 心跳、 呼吸相继停止,心音消失。

4. 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面色苍白迅速转为发绀。

5. 心电图显示多为心搏徐缓、心室停搏,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纤颤少见。

二、治疗原则

现场分秒必争地实行心肺复苏抢救,抢救目的是用人工的方法重建呼吸和循环。抢救措施包括基础生命支持阶段CABD [C (Circulation) 胸外心脏按压;A (Airway) 气道通畅;B (Breathing) 建立呼吸;D (Defibrillation and Drugs) 除颤和复苏药物]

三、护理措施

1. 心肺复苏原则根据《2010美国心脏协会(AHA) 心肺复苏(CPR) 及心血管急救ECC) 指南》对一些重要问题进行变更,建议将成人、儿童和婴儿(不包括新生儿)的基础生命支持程序从A-B-C (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更改为C-A-B (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 (婴儿大约为4厘米,儿童大约为5厘米),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避免过度通气。

人工呼吸频率不变、按压与呼吸比不变。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 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胸外按压频率由100次/分改为“至少100次/分”。

2. 心肺复苏步骤

(1) 胸外心脏按压---C

如果是单入操作首先进行30次胸外按压,如果是双人操作给予15次胸外按压,其后打开气道,给予2次人工呼吸。

儿童胸外按压使用单手或双手按压法,掌跟按压胸骨下1/2中指位于双乳头连线中点。

婴儿胸外按压单人使用双指按压法,双指位于乳头连线中点下;

双人使用环抱法,拇指置于双乳头连线中点。

(2) 开放气道---A

采用压额举颏法开放气道,去除口腔内容物,进行人工呼吸。

首先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异物或呕吐物,将患儿头向后仰,抬高下颌,清除气道及口内异物;淹溺者迅速将病人转为俯卧位,救治者用手托起胃部,使头低腰高将水压迫排出。

(3) 人工呼吸:

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吹气时先迅速连续的吹气2次,以便打开阻塞的呼吸道和小的肺泡,避免肺脏回缩;口对鼻人工呼吸法适用于牙关紧闭而不能张口或口腔有严重损伤者;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主要适用于抢救婴幼儿。吹气量以胸廓上抬为准。

人工呼吸的频率,婴儿为每分钟20次;儿童为每分钟15次。

(4) 除颤:对心室颤动者选用胸外直流电除颤,发现室颤或心搏骤停2分钟内可立即除颤;或心搏骤停未及时发现者,必须在基础生命支持2分钟后进行除颤,以2J/kg的电功率除颤。

(5) 按医嘱用复苏药物:

促进心脏复跳首选药物是肾上腺素,其次是利多卡因,是治疗心室颤动或室颤反复发作的首选药物,其他尚有阿托品、异丙基肾上腺素、溴苄铵等。

►心肺复苏成功标志:

① 扪到颈、肱、股动脉跳动,测得血压>60mmHg (8kPa)

② 听到心音,心律失常转为窦性心律

瞳孔收缩,为组织灌流量和氧供给量足够的最早指征

④ 口唇、甲床颜色转红

只有出现以下指征,且进行了30分钟以上的心肺复苏者才可考虑停止心肺复苏:

3. 脑复苏

脑完全缺血超过4~6分钟时可导致不可逆的损害,故应积极抢救。主要措施:

① 氧疗:6小时内可用纯氧,6小时后氧疗浓度不要超过60%, 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简易呼吸器、机械通气;自主呼吸恢复者可选用鼻导管给氧、 面罩及氧气罩给氧;

② 人工冬眠疗法:

因亚低温(34~36℃) 对脑细胞有保护作用,应在5分钟内(最晚不超过半小时)给患儿头部置冰帽和冰敷体表大血管走行处,配合人工冬眠药物,使最初24小时内肛温不高于30~32℃, 24小时以后维持在33~35℃

对不能立即复苏者应持续低温3~5天,待听力开始恢复时逐渐复温

③ 降低颅内压:采用脱水剂、利尿剂、激素及减少入水量等

④ 保护和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物

分享查看全文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