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公式

望神=目光+气色+神情+体态  
精神好+双眼有神+对答自如=得神 
疲倦+迟钝+萎靡+不爱说话=少神 
呆滞+郑声+意识模糊=失神 
狂乱+昏倒=失神  
久病+好转现象+面色红妆+索食=假神→临终   

中老年+高血压+突然昏倒=中风→半身不遂 
既往病史+突然倒地+抽搐+双目上视=痫

恶寒+发热+类感冒象=表证  
苔薄白+脉浮+清涕+白痰+病程短+恶寒=风寒 
苔薄黄+脉数+黄痰+稠涕+咽痛=风热 
畏风+多汗+头痛=伤风

肢冷+冷汗+神色淡漠+气微+脉微=亡阳 
身热+油汗+脉疾+烦躁+皮肤瘪=亡阴  
畏寒+肢冷+舌淡+神疲+长病程+脉迟=阳虚 
潮热+盗汗+舌红+苔少+长病程=阴虚

页面右下角点击领取按钮,领取完整版PDF资料及解题技巧班权限!
神疲+面色少华+乏力+劳后加重+脉虚无力=气虚 
呼吸节律不规+口张+大汗+瘫软+脉微=气脱  
胀痛+憋闷+嗳气+受情绪影响大+按之无形+时轻时重=气滞 
突然昏倒+剧痛+口闭+窒息感=气闭  
面唇色淡+头晕眼花+月经少+舌淡+脉细=血虚 
疼痛或发热固定+针刺样痛+青紫+异常包块=血瘀 
出血+舌绛+脉数+紫疹=血热  
冷痛+麻木+暖后减轻++局部青紫+面唇淡紫=血寒 
干+渴+瘦+脉细=津亏
凹陷性水肿+腹水征+小便不利+苔滑腻=水停 
痰清+痰多+振水音+胸水征+肠鸣音强+桶状胸=饮证 
闷+胀+食欲不振+苔白腻+倦+稀便=内湿 
气虚+血虚=气血两虚 
气虚+血瘀=气虚血瘀 
气虚+出血=气不摄血  
急性大出血+气虚+休克征=气随血脱 
气滞+血瘀+气滞血瘀 
气虚+失水=气不固津 
急性大失水+气虚=气随津脱 
内湿+气虚=气滞津停 
干燥+血虚+长病程=津血两亏 
痰证+瘀证+长病程=痰瘀互结
页面右下角点击领取按钮,领取完整版PDF资料及解题技巧班权限!
心悸+气虚=心气虚 心悸+阳虚+气虚=心阳虚  
亡阳+心阳虚病史+急性发作=心阳暴脱 
血虚+心悸=心血虚 
阴虚+心悸=心阴虚  
心悸+胸闷+血瘀+急性心痛病史=心脉痹阻 
呆+闷+郁+痰+昏=痰蒙心窍  
神志亢盛+口舌生疮+火热征=心火亢盛 
狂躁+心火亢盛前兆+气郁病史=痰火扰心 
心火亢盛征病史+尿路刺激征=小肠实热 
页面右下角点击领取按钮,领取完整版PDF资料及解题技巧班权限!
补充,淋+漓+涩+痛=尿路刺激征 

低声咳嗽+气虚+易感冒=肺气虚 
干咳+咯血+阴虚+长病程=肺阴虚  
干咳+痰少+痰不易排出+短病程+感冒征=风燥犯肺 
久咳+寒水征+喘息=寒饮阻肺 
高烧+喘咳+黄色痰涕=痰热壅肺  
腹痛+脓血+稀便+暴泻+便后肛灼=大肠湿热 
高烧+口渴+便秘+急性加重+腹胀痛+烦躁=肠热腑实 
长病程+便秘+失水病史=肠燥津亏 
久泻+阳虚+水样便=大肠虚寒 

中风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  
渐进发病+中老年+麻木+手脚失灵+神志尚可=中经络 
突然昏倒+中老年+醒后手脚失灵=中脏腑  

页面右下角点击领取按钮,领取完整版PDF资料及解题技巧班权限!

中医儿科学速记口诀

一、胎怯
1、怯(补肾)肾精薄弱证:益精充髓,补肾温阳。补肾地黄丸加减。
2、虚(保元)脾肾两虚证:健脾益肾,温运脾阳。保元汤加减。

二、硬肿证
1、阳(参附)阳气虚衰证:益气温阳,通经活血。参附汤加味。
2、寒(当四)寒凝血涩证: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当归四逆汤加减。

三、胎黄
1、热(茵)湿热郁蒸证:清热利湿。茵陈蒿汤加味。
2、寒(茵中)寒湿阻滞证:温中化湿。茵陈理中汤加减。
3、瘀(府)气滞血瘀证:化瘀消积。血府逐瘀汤加减。

四、感冒
1、寒(荆)风寒感冒: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加减。
2、热(银)风热感冒:辛凉解表。银翘散加减。
3、暑(新)暑邪感冒:清暑解表。新加香薷饮加减。
夹痰、夹滞、夹惊兼证的证候、治法、用药
(1)痰(+三、二、菊)夹痰:辛温解表,宣肺化痰;辛凉解表,清肺化痰。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风寒夹痰证加用三拗汤、二陈汤,风热夹痰证加用桑菊饮加减。
(2)滞(+保)夹滞:解表兼以消食导滞。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加用保和丸加减。若大便秘结,小便短黄,壮热口渴,加大黄、枳实通腑泄热,表里双解。
(3)惊(+镇)夹惊:解表兼以清热镇惊。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加用镇惊丸加减。另服小儿回春丹或小儿金丹片。

五、咳嗽:
1、寒(沸)风寒咳嗽:疏风散寒,宣肺止咳。金沸草散加减。
2、热(菊)风热咳嗽:疏风解热,宣肺止咳。桑菊饮加减。
3、痰(金)痰热咳嗽:清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加减。  
4、阴(沙)阴虚咳嗽:养阴润肺,兼清余热。沙参麦冬汤加减。 

领取完整版资料
分享即可查看全文
获取验证码

立即登录 返回页面

有账号!密码登录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关闭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