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知识点

1.呼吸系统解剖生理

呼吸道的结构:(以环状软骨为界将呼吸道分为上下呼吸道)

1.上呼吸道由鼻、咽、喉构成,主要的生理功能是对吸入气体加温、湿化和净化

2.下呼吸道起自气管,气管在隆突处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右支气管较左支气管粗,短而陡直,因此异物或吸入性病变多发生在右侧

3.肺由数亿个肺泡构成,肺内气体交换主要在肺泡,通过气血屏障进行

胸膜和胸膜腔

胸腔内压是指胸膜腔内的压力

胸内负压的生理意义是使肺维持扩张状态,同时促进静脉血及淋巴液的回流

呼吸道的功能

1.肺有肺循环、支气管循环双重血液供应的功能

2.肺循环的血液来自右心室,具有低压力、低阻力、大流量的特点;由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组成,称为功能血管,进行气体交换

3.临床上常用潮气量(VT)、每分通气量(MV或VE)、肺泡通气量(VA)、最大通气量来衡量肺的通气功能

4.肺换气是指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膜以弥散的方式进行

 

 

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

 

3.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的病因:吸烟是重要的发病因素;感染是本病发生及加重的重要因素之一。

X线检查:肺纹理增多、紊乱,两下肺较明显;肺气肿时,两肺透亮度增加,肋间隙增宽。

引发支气管哮喘的环境因素:过敏原的吸入(花粉、尘螨、毛屑及刺激性气味),感染,鱼、蛋类等食物,气候变化,情绪因素等。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哮喘的发生均与气道的变应性炎症有关。

X线检查:哮喘发作时两肺透亮度增加,呈过度充气状态;并发感染时可见肺纹理增加和炎性浸润阴影。

 

4.肺心病

病因

80%~90%是由COPD引起

辅助检查

X线检查:除肺、胸基础疾患的X线征象外,尚有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的征象,皆为诊断肺心病的主要依据

心电图检查:主要表现为右心室肥大、肺型P波

 

5.支气管扩张

病因

婴幼儿期的麻疹、百日咳、支气管肺炎最为常见

X线检查

可见一侧或双侧下肺纹理增多或增粗,典型者可见不规则的蜂窝状透亮阴影,感染时阴影内可有液平面;高分辨率CT检查可显示管壁增厚的柱状扩张或成串成簇的囊性改变,是目前主要诊断方法

 

  1. 肺癌的分类

鱗癌

最常见的肺癌,生长缓慢,转移较晚,对放、化疗不如小细胞癌敏感

小细胞癌

肺癌中恶性最高,对放、化疗最敏感

大细胞癌

恶性度较高,但转移较小细胞癌晚

腺癌

恶性介于鳞癌与小细胞癌之间,对放、化疗敏感性较差

 

  1. 自发性气胸

病因

原发性气胸常见于瘦高体型的男性青年

继发性气胸以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结核最为常见

辅助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气胸的重要方法

可见患侧透光度增强,内无肺纹理,肺被压向肺门,呈高密度影,外缘呈弧形或分叶状。如胸腔有积液或积血,可见气液平面

 

  1. 呼吸衰竭

病因及发病机制

慢性呼吸衰竭是由于气道阻塞病变、肺组织病变及肺血管病变、胸廓病变、神经肌肉疾病等引起肺通气不足,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血气分析

PaO2<60mmHg;PaCO2>50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75%;血pH常降低

 

  1. 慢性心力衰竭

病因

1.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是引起慢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原因;感染是最重要的诱因,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

2.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见于二尖瓣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以及伴有全身血容量增多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慢性贫血等

3.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等,以及左、右心室收缩期射血阻力增加的疾病

辅助检查

X线检查:心影大小及外形可为病因诊断提供重要依据,肺野外侧清晰可见的水平线状影KerleyB线,是慢性肺淤血的特征性表现

 

  1. 心功能分级

I级

患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的症状

Ⅱ级

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可出现上述的症状,休息后很快缓解

Ⅲ级

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的症状,休息较长时间后缓解,轻度脏器淤血表现。

IV级

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重度脏器淤血表现。

 

11. 急性心肌梗死辅助检查:血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是诊断心肌梗死的敏感指标;肌酸磷酸激酶是出现最早、恢复最早的酶。

 

  1. 血压定义

类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

<120

<80

正常高值

120~139

和(或)

80~89

高血压

≥140

和(或)

≥90

1级高血压

140~159

和(或)

90~99

2级高血压

160~179

和(或)

100~109

3级高血压

≥180

和(或)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

 

12. 胃:①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和凝乳酶原。②壁细胞,分泌盐酸和抗贫血因子。③黏液细胞,分泌碱性黏液,有保护黏膜,对抗胃酸腐蚀的作用。④胃窦部腺体除主细胞和黏蛋白原分泌细胞外,还有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⑤胃底部尚有功能不明的嗜银细胞。胃完全排空约需4~6小时

 

13.原发性肝癌辅助检查:甲胎蛋白(AFP)测定是肝癌早期诊断重要的方法之一;CT对1cm以下的肿瘤检出率达80%以上,是目前诊断小肝癌和微小肝癌的最佳方法。

 

14.尿液的显微镜检查

红细胞

离心沉淀后的尿沉渣HP>3个,称为镜下血尿

白细胞及脓细胞

        

上皮细胞

尿中出现大量上皮细胞,表示泌尿系统有炎症

管型

尿中出现多量管型时,表示肾实质有病变

 

15.急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是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急性感染后引起好发于儿童,男性多于女性。

 

16.肾源性水肿

 

肾炎性水肿

机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球-管失衡” →水钠潴留

临床表现:上行性(眼睑部)、非凹陷性水肿

 

肾病性水肿

机制:大量蛋白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液体从血管进入组织间隙→水肿

临床表现:全身性、体位性、凹陷性(注:与心源性水肿相同)

 

 

17.肾盂肾炎

 

 

 

 

 

 

 

 

肾盂肾炎

病因

细菌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大肠埃希菌最常见

 

机制

感染途径:上行感染最常见

易感因素:①女性:尿道短、直、离肛门近,经期、妊娠期、绝经期和性生活后易感染;②尿流不畅或尿液反流:是尿路感染的最重要易感因素;③使用尿道插入性器械;④机体免疫力低下

临床表现

尿路刺激症:尿频、尿急、尿痛

全身症状:寒战、高热,伴有头痛、全身酸痛、无力、食欲减退;除尿路刺激症外,多伴有腰痛、肾区不适,肋脊角压痛和叩击痛阳性。

辅助检查

尿常规:尿液混浊,有异味,尿沉渣镜检白细胞>5个/HP

尿细菌学检查:新鲜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菌落计数≥105/ml,称真性菌尿。

白细胞计数增多,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治疗

急性膀胱炎:选择磺胺类、喹诺酮类、半合成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等

急性肾盂肾炎:喹诺酮类、半合成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一般治疗:急性期注意休息,多饮水,勤排尿。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

 

  1. 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

 

 

 

 

 

 

 

 

临床表现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水、钠潴留或脱水、低钠血症、高钾或低钾血症、高磷血症、低钙血症、高镁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

糖、脂肪、蛋白质代谢障碍:糖耐量减低、低血糖、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蛋白质合成减少、分解增加及负氮平衡

消化系统:食欲不振是最常见和最早期表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晚期病人呼出气体中有尿味

心血管系统:高血压和左心室肥大,心力衰竭(常见死亡原因),尿毒症性心肌病,心包炎,动脉粥样硬化

血液系统:贫血(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出血倾向

皮肤变化:瘙痒、色素沉着、呈黄褐色

肾性骨病:纤维囊性骨炎、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和骨硬化症

尿毒症脑病:疲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后期性格改变、抑郁、记忆力下降,判断力、计算力和定向力障碍,幻觉甚至昏迷;周围神经病变以肢端袜套样分布的感觉丧失最常见。

内分泌失调:性激素紊乱(雌激素、雄激素水平下降,催乳素、黄体生成素水平升高等

免疫系统:常有感染,免疫力低下、白细胞功能异常

护理措施

饮食护理:优质低蛋白、充足热量、低盐(不超过6g)、低钾、低磷饮食

皮肤护理:避免皮肤干燥,中性肥皂和沐浴液进行皮肤清洁,指导病人修剪指甲,以防皮肤瘙痒时抓破皮肤,造成感染。

 

  1. 缺铁性贫血

病因

慢性失血是成人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因

辅助检查

血象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骨髓中度增生,主要是中晚幼红细胞增生活跃

 

  1. 巨幼细胞贫血的病因: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叶酸缺乏占90%。恶性贫血由于内因子缺乏,且食物中维生素B12不能被吸收所致。

 

  1. 再生障碍性贫血

病因

常见的药物是氯霉素;长期与苯接触;物理因素;生物因素

血象

正细胞贫血,全血细胞减少

 

2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辅助检查:基础代谢率(BMR)正常为-10%~+15%,测定应在禁食12小时、睡眠8小时以上、静卧空腹状态下进行。BMR%=脉压+脉率-111;血清总T3、总T4为甲状腺功能基本筛选试验;血清游离T4可诊断妊娠甲亢;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明显降低有助于甲亢诊断。

 

23.糖尿病的辅助检查:空腹血糖≥7.0mmol/L,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可诊断本病;糖化血红蛋白可反映取血前2~3个月的血糖水平。

 

24.系统性红斑狼疮

病理改变

血管炎和血管病变为突出;苏木紫小体(狼疮小体),是诊断SLE的特征性依据;“洋葱皮”样病变;疣状心内膜炎;狼疮性肾炎

辅助检查

抗Sm抗体是标志性抗体;病情活动时血沉增快

 

  1. 类风湿关节炎

病理改变

滑膜炎是类风湿关节炎最基本病理改变

辅助检查

红细胞沉降率增快,是滑膜炎症状的活动性指标;C反应蛋白的增高说明本病的活动性;关节X线检查是本病诊断的依据

 

  1. 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中毒机制

与体内胆碱酯酶迅速结合,使胆碱酯酶活力降低,引起胆碱能神经先兴奋后抑制,从而产生一系列临床中毒症状

辅助检查

轻度中毒全血胆碱酯酶活力一般在70%~50%;中度中毒全血胆碱酯酶活力降至50%~30%;重度中毒全血胆碱酯酶活力降至30%以下

 

27.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时,脑、心对缺氧最敏感,常最先受损。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辅助检查:轻度中毒时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为10%~20%,中度中毒时为30%~40%,重度中毒时为50%以上

 

28.法定传染病分为三类。对甲类传染病,城镇要求2小时内上报,农村不超过6小时;对乙类传染病,城镇要求12小时内上报,农村不超过24小时;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对丙类传染病,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在检测点内按乙类传染病方法报告。

 

  1. 病毒性肝炎

甲型病毒性肝炎

甲型肝炎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甲型病毒性肝炎(HAV)的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是粪-口途径;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潜伏期是2~6周;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在肝功能检测中最为常用,是判断肝细胞损害的重要指标,急性黄疸型肝炎常明显升高;血清抗-HAV IgM是甲型肝炎早期诊断最可靠的血清学标志

乙型病毒性肝炎(HBV)

1.传播途径:①母婴传播;②输血传播;③医源性传播:使用未经严格消毒、被HBV污染的医疗器械;④性传播;⑤密切生活接触传播

2.表面抗原(HBsAg)阳性是HBV感染的主要标志,血中抗体(HBsAb)是HBV感染恢复的标志,对HBV有保护作用

3.肝移植用于晚期肝硬化及肝衰竭患者

4.休息是急性肝炎治疗的主要措施,肝功能正常1~3个月后可恢复日常工作及生活

 

  1. 乙脑

传染源

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人感染乙型脑炎后也可为传染源

辅助检查

特异性IgM抗体测定,在感染后第4日即出现,2~3周达高峰。阳性率95%以上,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测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方法

 

  1. 艾滋病是由HIV感染所致;性接触传染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早期抗病毒治疗是治疗艾滋病的关键。艾滋病的呼吸系统表现以孢子虫肺炎最为常见,其次是肺结核。

 

  1. 流行性出血热

传染源

鼠类是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母婴传播

 

  1. 伤寒

病因

伤寒杆菌内毒素是伤寒致病的主要因素

传播途径

水源污染是传播伤寒的重要途径,可引起暴发流行

 

  1. 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病的脑脊液检查:脑脊液压力一般均在正常范围,脑脊液无色透明,出现典型的蛋白细胞分离现象(细胞数正常而蛋白增高)。

 

  1. 脑血管疾病常见病因

出血性脑血管疾病

脑出血

内囊出血最常见;高血压动脉硬化所致脑出血最为多见

蛛网膜下腔出血

先天性脑动脉瘤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动脉硬化

脑血栓形成

动脉硬化、风湿病、红斑性狼疮性动脉炎、结节性动脉周围炎

脑栓塞

心源性栓子是最常见的栓子来源

 

 

  1. 脑出血与脑梗死

疾病

脑出血

脑梗死

病因

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最常见)

脑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

机制

颅内动脉破裂出血。内囊区出血(最常见)

血栓栓塞脑动脉

 

 

 

 

 

 

 

 

临床表现

①多见于50岁以上有高血压病史者;②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多无前驱症状;③起病较急,症状于数分钟至数小时达高峰;④有肢体瘫痪、失语、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

不同部位出血的表现:

壳核出血(最常见)——“三偏征”

脑干出血——针尖样瞳孔、中枢性高热

小脑出血——发病突然,眩晕和共济失调明显,可伴频繁呕吐和枕部疼痛

脑室出血——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昏迷

脑叶出血——顶叶最常见,头痛、呕吐等,肢体瘫痪较轻

安静或休息状态发病;见于50岁以上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者;③起病缓慢,症状在发病后10小时或1~2天达高峰;④以偏瘫、失语、偏身感觉障碍和共济失调等症状为主。

临床类型:

完全型——6小时内病情达高峰,病情重

进展型——48小时内逐渐进展

缓慢进展型——2周以后症状仍逐渐发展

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起病超过24小时,但在1~3周内完全恢复。

 

 

辅助检查

头颅CT(首选):高密度影像

头颅CT(最常用):低密度阴影

头颅MR:更易发现脑血管畸形、肿瘤及血管瘤等病变

MRI:可以发现脑干、小脑梗死及小灶梗死

脑脊液检查:压力高、血性

血管造影:是诊断脑梗死的金标准

DSA:显示脑血管的位置、形态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蛛网膜下腔出血

疾病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蛛网膜下腔出血

病因

血流动力学改变、微栓塞、脑血管狭窄或痉挛

颅内动脉瘤(最常见)、脑血管畸形、其他

 

 

 

 

临床表现

①50~70岁中老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②多伴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血脂和心脏病等脑血管疾病;③症状持续时间短暂,多在1小时内恢复,最多不超过24小时,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④可反复发作,且每次发作表现相似。

颈内动脉系统TIA——病变侧单眼一过性黑蒙或失明

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短暂性全面遗忘症、跌倒发作

①以青壮年多见,女性多于男性;②多有剧烈运动、极度情绪激动、用力咳嗽和排便等明显诱因;突发异常剧烈的头部胀痛或爆裂样疼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颈项强直);④部分病人眼底玻璃体膜下片状出血、视乳头水肿或视网膜出血;⑤发病后2~3天可出现低到高热;⑥老年病人精神症状较明显。

 

辅助检查

影像学:磁共振血管成像:可显示颅内动脉狭窄;DSA:可明确颅内外动脉的狭窄程度。

彩色经颅多普勒:可见动脉狭窄、粥样硬化斑等。

头颅CT(首选):蛛网膜下腔出现高密度影像。

DSA:是确诊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特别是颅内动脉瘤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脑脊液:均匀一致血性、压力增高

 

  1. 癫痫

辅助检查

脑电图(首选):明确癫痫的诊断及分型和确定特殊综合征

神经影像学检查:包括CT和MRI,可确定脑结构异常或者病变

 

 

 

 

治疗

①病因治疗

②发作时治疗:就地平卧;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防止外伤及其他并发症。

③发作间歇期治疗:服用抗癫痫药物。常见的药物有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托吡酯、拉莫三嗪、加巴喷丁等。强直性发作、部分性发作和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首选卡马西平全面强直一阵挛发作、典型失神、肌阵挛发作、阵挛性发作首选丙戌酸

④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控制发作,首选地西泮;对症治疗;防治并发症

 

39.吉兰巴雷综合征

病因

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感染有关

 

 

 

临床表现

发病情况:病前1~3周常有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症状

起病形式:急性起病,于2周左右达高峰

弛缓性瘫痪:首发症状常为四肢对称性迟缓性无力,自远端向近端发展或相反。呼吸肌麻痹是最主要死亡原因。

感觉障碍:肢体感觉异常,如烧灼感、麻木、刺痛和不适感,感觉缺失或减退呈手套袜子样分布。

脑神经损害:双侧周围性面瘫多见

辅助检查

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和肌电图检查。脑脊液改变为细胞计数正常,而蛋白质含量明显增高,称为“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40.格拉斯哥评分表

检查项目

临床表现

评分

检查项目

临床表现

评分

 

 

A.睁眼反应

自动睁眼

4

 

 

 

C.运动反应

能按指令动作

6

呼之睁眼

3

对针痛能定位

5

疼痛引起睁眼

2

对针痛能躲避

4

不睁眼

1

刺痛肢体屈曲反应

3

 

 

B.言语反应

定向正常

5

刺痛肢体过伸反应

2

应答错误

4

无动作

1

言语错乱

3

最高得分为15分,最低得分为3分,分数越低病情越重

言语难辨

2

不语

1

 

  1. 肌力评估

 

分级

临床表现

0级

完全瘫痪,肌肉无收缩

1级

肌肉可轻微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

2级

肢体能在床面移动,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即无力抬起

3级

肢体能抵抗重力离开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

4级

肢体能做抗阻力动作,但未达到正常

 

  1. 中暑

类型

热射病

热衰竭

热痉挛

病因

外界热源作用和人体散热障碍

热环境导致体液大量丢失

热环境使体液丢失,导致肌肉痉挛

临床表现

高热(>40℃)和神志障碍。分为劳力型和非劳力型

体液和钠大量丢失,出现疲乏、无力、眩晕、头痛、呕吐、心率增快、低血压等休克症状。

大量出汗、过度通气、肌肉痛性痉挛,主要累及骨骼肌,无明显体温升高。

 

  1. 阿托品化与阿托品中毒鉴别

项目

阿托品化

阿托品中毒

体温

正常或低于39℃

高热、>39℃

心率

增快、低于120次/分

>120次/分

皮肤

颜面潮红、干燥

紫红、干燥、绯红

瞳孔

<4.5mm

>4.5mm

神经系统

清醒或模糊

谵妄、幻觉、昏迷、躁动

尿潴留

 

  1. 急性有机磷中毒

机制

有机磷+乙酰胆碱酯酶→乙酰胆碱灭活障碍→中枢神经系统、横纹肌、平滑肌、腺体兴奋→抑制状态→死亡

 

 

 

 

临床表现

特殊气味:病人的衣物、排泄物、呼气明显的农药气味(大蒜味

毒蕈碱样症状(最早):多汗、流泪、流涎,腹痛、腹泻、尿失禁、瞳孔缩小,咳嗽、呼吸困难、肺水肿等

烟碱样症状:全身肌肉抽搐、痉挛、严重出现肌无力,呼吸机麻痹。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律失常

心血管系统:M样症状:心动过缓、血压下降、休克、心律失常;N样症状: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头晕、头痛、烦躁不安、共济失调、昏迷;

周围神经症状:四肢远端麻木、刺痛、无力、抬高困难、四肢不灵活。

中间综合征:中毒48~96小时,表现为呼吸困难、不能抬头、关节屈曲困难、面部表情减少、吞咽困难、4~18小时恢复。“反跳”常见于乐果中毒,表现为突然病情反复,再度昏迷。

辅助检查

全血胆碱酯酶活性测定:判断中毒程度、疗效、预后的依据。正常值为80%~100%。50%~70%为轻度中毒;30%~50%为中度中毒;<30%为重度中毒

尿中有机磷农药分解物测定:反应毒物吸收程度。

 

  1. 降糖药物归纳

 

药物类型

促胰岛素分泌剂

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药物

磺脲类

非磺脲类

双胍类

噻唑烷二酮

α-糖苷酶抑制剂

 

 

作用机制

作用于胰岛B细胞表面受体,促进胰岛素释放

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作用快而短

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延缓葡萄糖从胃肠道吸收入血

增强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

抑制α-糖苷酶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

 

常见药物

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吡嗪(美吡达)

瑞格列奈(诺和龙)、那格列奈

二甲双胍、格华止

罗格列酮(文迪雅)、吡格列酮

阿卡波糖(拜糖平)、伏格列波糖(倍欣)

服用时间

早餐前半小时服用

 

餐中或餐后服药

 

与第一口食物同时嚼服

不良反应

低血糖(最常见)

低血糖、体重增加

腹部不适、口中金属味、恶心、畏食、腹泻

水肿、体重增加

腹胀、排气增多等

 

适用范围

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满意

控制餐后高血糖

肥胖、2型糖尿病

肥胖、胰岛素抵抗明显者

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成分、餐后血糖升高

 

 

禁忌症

 

 

儿童糖尿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等不宜选择

肝、肾功能不全,严重感染,缺氧,高热,外伤、接受大手术的病人

心力衰竭、肝病、严重骨质疏松和骨折病史病人

不宜用于胃肠功能紊乱者、孕妇和儿童

 

46.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①停止:立即停止输液;②回抽:不要拔针,立即回抽;③解毒:滴入生理盐水以稀释药液或滴入解毒剂(硫代硫酸钠用于氮芥、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等;8.4%碳酸氢钠用于蒽环类;透明质酸用于植物碱类等);④封闭:利多卡因局部封闭;⑤涂抹:可用50%硫酸镁、中药“六合丹”涂抹于患处;⑥冷敷与热敷:局部24小时冰袋间断冷敷,但植物碱类化疗药除外,例如长春新碱、长春碱、依托泊苷(足叶乙苷)等化疗药不宜冰敷,宜局部间断热敷24小时;⑦抬高:48小时内,应抬高受累部位,以促进局部外渗药液的吸收。

 

47.重型再障与轻型再障鉴别

判断指标

重型再障(SAA)

非重型再障(NSAA)

首发症状

感染、出血

贫血为主,偶有出血

起病与病情进展

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

起病缓,进展慢,病情较轻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0.5×109/L

>0.5×109/L

血小板

<20×109/L

>20×109/L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

<15×109/L

>15×109/L

骨髓

多部位增生极度低下

增生减低或活跃,可有增生灶

预后

不良,多于6~12个月内死亡

较好,经治疗多数可长期存活少数死亡

 

  1. 贫血诊断标准

性别

Hb

RBC

HCT

<120g/L

<4.5×1012/L

0.42

<110g/L

<4.0×1012/L

0.37

孕妇

<100g/L

<3.5×1012/L

0.30

 

  1. 贫血严重程度

贫血的严重度

血红蛋白浓度(g/L)

临床表现

轻度

>90

症状轻微

中度

60~90

活动后感心悸、气促

重度

30~59

静息状态下仍感心悸、气促

极重度

<30

常并发贫血性心脏病

 

50.继续或再次出血的判断:

①反复呕血,呕吐物由咖啡色转为鲜红色;

②黑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色泽转为暗红色,伴肠鸣音亢进;

③经充分补液、输血而改善不明显,或好转后又恶化,血压波动,中心静脉压不稳定;

④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持续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持续增高;

⑤在补液足够、尿量正常的情况下,血尿素氮持续或再次增高;

⑥门静脉高压的病人原有脾大,在出血后常暂时缩小,如不见脾恢复肿大亦提示出血未止;

 

获取验证码

立即登录 返回页面

有账号!密码登录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关闭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