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知识点

151.中医外科疾病的致病因素:外感六淫、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外来伤害、劳伤虚损、特殊之毒、痰饮瘀血

152.中医外科疾病的发病机理:邪正盛衰、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脏腑失和。

153.辨脓的方法:①按触法。②透光法。③点压法。④穿刺法。④B超

154.中医外科疾病内治法总则:法、法、法。

155.疖的特点:突起根浅,肿势局限,范围3cm,易脓易溃易敛

156.疖

①热毒蕴结证——治法:清热解毒。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减

②暑热浸淫证——治法:清暑化湿解毒。方药:清暑汤加减。

③阴虚内热、体虚毒恋证——治法:养阴清热解毒。方药:防风通圣散合增液汤加减

④脾胃气虚、体虚毒恋证——治法:健脾和胃清化湿热。方药:防风通圣散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157.疔的特点:形小,根深,坚硬如钉,易于发生走黄

158.疔的病因病机:火热蕴结

159.颜面部疔疮

①热毒蕴结证——治法:清热解毒。方药: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加减。

②火毒炽盛证——治法:凉血泻火解毒。方药: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加减。

160.手足部疔疮的诊断:①蛇眼疔:指甲一侧。②蛇头疔:指端疼痛。③蛇肚疔:指腹部,呈圆柱状。④托盘疔:整个手掌。⑤足底疔:足底部疼痛。

161.手足部疔疮

①火毒凝结证——治法:清热解毒。方药: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加减

②热盛肉腐证——治法:清热消肿,和营托毒。方药: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加皂角刺、白芷等。

③湿热下注证——治法:清热解毒利湿。方药:五神汤萆薢渗湿汤加减。

162.红丝疔的诊断:皮肤上起红丝一条,好发于手臂前侧小腿内侧

163.红丝疔

①火毒入络证——治法:清热解毒。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减。

②火毒入营证——治法:凉血清营,解毒散结。方药: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加减。

164.红丝疔的外治法:红丝细者宜用砭镰法。

165.烂疔的特点:①农民、战士多发。②手足创伤和接触泥土、脏物史。③有潜伏期:6-8h至1-4天。④好发部位:足部小腿手背

166.疫疔初起的特点:小红色斑丘疹,奇痒,不疼痛,形如蚊迹蚤斑。

167.痈的病因病机:①外感六淫—侵袭人体,郁于肌表。②饮食不节—化热化火,火毒结聚。③外来伤害—瘀阻络脉。

168.痈的临床表现

初起:高肿坚硬。

成脓:肿势高突,疼痛加剧,痛如鸡啄。软有波动感,内脓已成熟。

溃后:溃后出脓。

169.痈的辨证论治

①火毒凝结证——治法:疏风清热,行瘀活血。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

②热胜肉腐证——治法:和营清热,透脓托毒。方药:仙方活命饮透脓散加减。

③气血两虚证——治法:气血双补,托毒生肌。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170.颈痈的诊断:发病前多有乳蛾口疳龋齿头面疮疖

171.颈痈——风热痰毒证——治法:散风清热,化痰消肿。方药:牛蒡解肌汤银翘散加减。

172.腋痈——肝郁痰火证——治法:清肝解郁,消肿化毒。方药:柴胡清肝汤加减。

173.脐痈:脐孔湿疮病史,或脐孔有排出尿液史

174.脐痈

①湿热火毒证——治法:清火利湿解毒。方药:黄连解毒汤四苓散加减。

②脾气亏虚证——治法:健脾益气。方药:四君子汤加减。

175.委中毒特点:在腘窝后委中穴处木硬疼痛,皮色如常或微红,形成肿块,则患侧小腿屈伸困难,行动不便。

176.委中毒

①气滞血瘀证——治法:和营活血。方药:活血散瘀汤加减

②湿热蕴阻证——治法:清利湿热,和营活血。方药:活血散瘀汤五神汤加减。

③气血两亏证——治法:调补气血。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177.发的特点:初起无头,红肿蔓延成片,中心明显四周较淡边界不清,灼热疼痛,有的3~5日后中心色褐腐溃,周围湿烂,有的中心虽软而不溃,全身症状明显。

178.发的内治法:清热利湿解毒

179.发的外治法:初起—箍围束毒;成脓—切开引流;溃后—祛腐生肌。

180.锁喉痈的特点:好发于肌肉丰厚处,发病急骤,局部漫肿疼痛,皮色如常,容易走窜,每此处未愈他处又起,溃后易敛

181.锁喉痈

①痰热蕴结证——治法:散风清热,化痰解毒。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

②热胜肉腐证——治法:清热化痰,和营托毒。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

③热伤胃阴证——治法:清养胃阴。方药:益胃汤加减。

182.臀痈的特点:势急位深范围大,易腐溃,收口慢。

183.臀痈

①湿火蕴结证——治法:清热解毒,和营化湿。方药:黄连解毒汤仙方活命饮加减。

②湿痰凝滞证——治法:和营活血,利湿化痰。方药:仙方活命饮桃红四物汤加减。

③气血两虚证——治法:调补气血。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184.手发背的特点:全手背漫肿,红热疼痛,手心不肿,出脓稠黄;或漫肿坚硬,不红不热,溃迟敛难,久则损筋伤骨。

185.手发背

①风热证——治法:疏风清热,消肿解毒。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

②湿热壅阻证——治法:清热解毒,和营化湿。方药:五味消毒饮仙方活命饮加减。

③气血不足证——治法:调补气血。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186.足发背的特点:全足背肿掀红疼痛,足心不肿,迅速增大化脓,皮肤湿烂。可伴有寒战高热等全身症状。

187.足发背

湿热下注证——治法:清热解毒,和营利湿。方药:五神汤加减。

188.有头疽的特点:初起皮肤上即有粟粒样脓头,溃后状如莲蓬蜂窝,范围大。

189.有头疽的病因病机:感风温、湿热,有脏腑蕴毒,凝聚肌肤。

190.有头疽的辨证论治

①火毒凝结证——治法:清热泻火,和营托毒。方药:黄连解毒汤仙方活命饮加减。

②湿热壅滞证——治法:清热化湿,和营托毒。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

③阴虚火炽证——治法:滋阴生津,清热托毒。方药:竹叶黄芪汤加减。

④气虚毒滞证——治法:扶正托毒。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191.有头疽脓成后的外治法:

①脓水稀薄而带灰绿色—七三丹+金黄膏;

②脓腐阻塞疮口—五五丹或八二丹引流;

③疮肿有明显波动感—十字形切开手术

④大块坏死组织难以脱落,可蚕蚀清疮。

⑤脓腐大部脱落,疮面渐洁—九一丹+红油膏。

192.流注的好发部位:腰部臀部大腿后部髂窝部等处。

193.流注的病因病机:正气不足受伤染邪髂窝流注

194.流注的辨证论治

①余毒攻窜证——治法:清热解毒,凉血通络。方药: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加减。

②暑湿交阻证——治法:清暑化湿解毒。方药:清暑汤加减。

③瘀血凝滞证——治法:和营活血,祛瘀通络。方药:活血散瘀汤加减。

195.肠梗阻的基础治疗:①胃肠减压。②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③防治感染和毒血症。

196.肠梗阻的临床表现: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

197.典型的Charcot三联征,即腹痛高热黄疸

198.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典型表现:寒战高热黄疸(夏科三联征)+休克神经精神症状。

199.急性阑尾炎

①症状:转移性右下腹疼痛;胃肠道症状;全身症状(乏力、中毒症状、发热)。

②体征:右下腹压痛;腹膜刺激征象;右下腹肿块;直肠指检(压痛、肿块)。

③实验室检査: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髙。

④影像学检查:盲肠扩张和液气平面,偶见钙化的粪石和异物影。

200.休克的临床处理原则:①一般紧急处理。②补充血容量。③积极处理原发疾病。④纠正酸碱平衡失调。⑤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201.感染性休克的诊断:①体温骤升或骤降②神志的改变③皮肤与甲皱微循环的改变④血压低于10.64/6.65kPa(80/50mmHg),心率快,有心律紊乱征象。

202.创伤性休克的诊断——“5P”征:即皮肤苍白(pallor),冷汗(perspiration),神志淡漠(prostation),脉搏动微弱(pulselessness),呼吸急促(pulmonary deficiency)。

203.输血的适应证:①急性失血。②贫血或低蛋白血症。③严重创伤和大面积烧伤④严重感染。⑤凝血功能异常。⑥手术。

204.输血反应:①非溶血性发热反应。②过敏反应。③溶血反应。④细菌污染反应

205.输血并发症的防治:①循环超负荷。②枸橼酸盐中毒。③疾病传播。④出血倾向。

206.代谢性碱中毒的处理原则:①治疗原发病,消除病因。②纠正低氯性碱中毒。③纠正低血钾。④使用盐酸精氨酸、盐酸稀释溶液,纠正用于重度碱中毒。

207.钾代谢失常典型的心电图改变为:早期出现T波降低变平或倒置,随后出现ST段降低、QT间期延长和U波。

208.等渗性缺水轻度临床表现:体液丧失量达到体重的2%~4%

209.高渗性缺水中度缺水临床表现:缺水量为体重的4%~6%

210.中毒反应的治疗:

①中枢兴奋或惊厥—苯巴比妥钠、安定静注。

②心血管功能抑制:血管活性药静脉补液

211.乳房疾病的病因病机:肝气郁结;胃热壅滞肝肾不足;乳汁蓄积;痰瘀凝结;外邪侵袭。

212.乳痈

①气滞热壅证——治法:疏肝清胃,通乳消肿。方药:瓜蒌牛蒡汤加减。

②热毒炽盛证——治法:清热解毒,托里透脓。方药:瓜蒌牛蒡汤五味消毒饮透脓散加减。

③正虚毒恋证——治法:益气和营,托毒生肌。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④胎旺郁热证——治法:疏肝清胃理气安胎。偏于热盛者,方用橘叶散加苏梗、苎麻根等;偏于气滞胎旺者,方用逍遥散加橘叶、蒲公英、苏梗等。

⑤气血凝滞证——治法:疏肝活血温阳散结。方药:四逆散加鹿角片、桃仁、白芷、丹参等。

213.粉刺性乳痈的临床表现:①乳头溢液。②乳房肿块。③乳瘘

214.乳漏

①余毒未清证——治法:清热解毒。方药:银花甘草汤加减。

②正虚毒恋证——治法:扶正托毒。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③阴虚痰热证——治法:养阴清热。方药:六味地黄汤清骨散加减。

215.乳癖

①肝郁痰凝证——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方药:逍遥蒌贝散加减。

②冲任失调证——治法:调摄冲任。方药:二仙汤合四物汤加减。

216.乳疬

①肝气郁结证——治法:疏肝散结。方药:逍遥蒌贝散加减。

②肾气亏虚证——治法:补益肾气。偏于肾阳虚者,方用右归丸加小金丹;偏于肾阴虚者,方用左归丸加小金丹。

217.乳疬外治法:用阳和解凝膏掺黑退消或桂麝散敷贴。

218.乳核

①肝气郁结证——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方药:逍遥散加减。

②血瘀痰凝证——治宜:疏肝活血化痰散结。方用: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山慈菇、海藻。

219.乳衄特点:单个乳头或多个乳孔溢出血性液或有乳晕下单发肿块。

220.乳岩病因病机:①情志失调。②饮食失节。③冲任不调。

221.瘿的病因病机:①气滞。②血瘀。③痰凝。④痰火郁结。⑤冲任失调

222.气瘿

①肝郁脾虚证——治宜:疏肝解郁,健脾益气。方用:四海舒郁丸加减。

②肝郁肾虚证——治宜:疏肝补肾,调摄冲任。方用:四海舒郁丸合右归饮加减。

223.肉瘤的特点:颈前喉结一侧或两侧结块,柔韧而圆,如肉之团,能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发展缓慢。

224.瘿痈

①风热痰凝证——治宜:疏风清热,化痰消痈。方用:牛蒡解肌汤加减。

②气滞痰凝证——治宜:清肝理气,化痰散结。方用:柴胡清肝汤加丹参、莪术、赤芍等。

225.石瘿外治:①可用阳和解凝膏掺阿魏粉敷贴。②肿块处疼痛灼热者,可用生商陆根捣烂外敷。

226.桥本甲状腺炎的特点:多见于30~50岁女性,起病隐匿,发展缓慢,病程较长,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多数为弥漫性,少数可为局限性,部分以颜面、四肢肿胀感起病

227.血瘤外治:①对小面积毛细血管瘤及海绵状血管瘤可用五妙水仙膏外搽。②清凉膏合藤黄膏外敷,包扎固定,每日换药1次,以促其消散。③破溃出血者可用云南白药掺敷伤口。

228.肉瘤

①肝郁痰凝证——治宜: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方药:十全流气饮加减。

②脾虚痰凝证——治宜:健脾宽中,燥湿化痰。方用:归脾汤二陈汤加减。

外治:用阳和解凝膏掺黑退消外贴。

229.茧唇的病因病机:①心脾火毒。②脾胃湿热。③阴虚火旺。④不良刺激。

230.失荣

①肝郁痰结证——治宜:舒肝解郁,化痰散结。方用:开郁散加减。

②痰毒凝结证——治宜:祛寒温阳,化痰散结。方用:阳和汤加减。

③气虚痰凝证——治宜:益气养荣化痰散结。方用:补中益气汤合海藻玉壶汤加减。

④气血两亏证——治宜:调补气血。方用:香贝养荣汤加减。

231.肾岩的病因病机:①湿热瘀结。②火毒炽盛。③阴虚火旺

232.泌尿男性疾病的病因病机:①六淫之风、寒、暑、湿、燥、火。②脏腑功能失调。③邪毒内侵。④药物损害。⑤跌仆损伤。

233.子痈

①湿热下注证——治宜: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方用:枸橘汤或龙胆泻肝汤加减。

②寒湿凝滞证——治宜:祛寒化湿,散结消肿。方用:当归四逆汤、茴香橘核丸、加味金铃子散加减。

③气滞痰凝证——治宜: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方用:橘核丸加减。

④气滞血瘀证——治宜:行气活血,解毒消肿。方用:加味桃红四物汤加土茯苓、连翘、蒲公英。

⑤肝肾阴亏证——治宜:滋补肝肾,软坚散肿。方用:大补阴丸加银花、荔枝核。

234.子痰

①浊痰凝结证——治宜:疏经通络,化痰散结。方用:阳和汤加减,配服小金丹

②阴虚内热证——治宜:滋阴清热,除湿化痰,透脓解毒。方用:滋阴除湿汤合透脓散加减。

③气血两亏证——治宜:益气养血,化痰消肿。方用:十全大补汤加减,兼服小金丹

235.水疝的病因病机:①脏气虚损。②感受寒湿。③肝经气。④跌仆损伤

236.尿石症特点: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3:1。上尿路结石以腰腹疼痛和血尿相继出现为主要特点;下尿路结石以排尿困难和尿流中断为主要特点。

237.男性不育症病因病机:①肾气虚弱。②肝郁气滞。③湿热下注。④气血两虚

238.精浊(慢性前列腺炎)

①湿热蕴结证——治宜:清热利湿。方用:八正散龙胆泻肝汤加减。

②气滞血瘀证——治宜: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方用:前列腺汤加减。

③阴虚火旺证——治宜:滋阴降火。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

④寒凝肝脉证——治宜:温肝散寒,活血通滞。方用:暖肝煎天台乌药散加减。

⑤肾阳虚损证——治宜:温肾固精。方用:济生肾气丸金锁固精丸右归丸加减。

外治:①保留灌肠。②坐浴。③栓剂

239.血精(精嚢炎)外治:①坐浴疗法。②离子透入。③保留灌肠。④栓剂塞肛。

240.精癃的病因病机:①脾肾两虚。②气滞血瘀。③湿热蕴结。④肺热失宣。

241.周围血管疾病的常见症状:①疼痛。②寒冷和潮热感。③倦怠和沉胀感。④麻木、针刺或蚁行感。

242.股肿的病因病机:①血脉损伤。②久卧伤气。③气虚血瘀。

243.血栓性浅静脉炎外治:①初期消炎软膏或金黄散软膏外敷。②后期熏洗疗法。

244.筋瘤特点:筋脉色紫、盘曲突起如蚯蚓状形成团块

245.臁疮

①湿热下注证——治宜:清热利湿,和营消肿。方用:二妙丸合五神汤加减。

②气虚血瘀证——治宜:益气活血,祛瘀生新。方用:补阳还五汤合四妙汤加减。

③脾虚湿盛证——治以:健脾利湿。方用:参苓白术散合三妙丸加减。

246.脱疽

①寒湿阻络证——治宜:温阳散寒,活血通络。方用:阳和汤加减。

②血脉瘀阻证——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用:桃红四物汤加炮地龙、乳香、没药等。

③湿热毒盛证——治宜: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方用:四妙勇安汤加连翘、黄柏、丹参、川芎、赤芍、牛膝等。

④热毒伤阴证——治宜:清热解毒,养阴活血。方用:顾步汤加减。

⑤气血两虚证——治宜:补气养血。方用:八珍汤或十全大补汤加减。

247.糖尿病性坏疽分级:

0级:无开放性病变,明显供血不足

I级:浅表溃疡,可由水疱或其他损伤所致,或自发产生;

II级:溃疡深达肌腱、韧带、骨关节;

III级:深部溃烂感染,并有骨髓炎和脓疡窦道形成

IV级:足趾及和(或)部分足坏疽;

V级:全足坏疽。

248.淋巴水肿特点:好发于四肢,以下腿常见,出现肢体肿胀,后期皮肤增厚、粗糙,状如象皮,并可继发感染,形成溃疡。

249.淋巴水肿外治:①熏洗疗法。②敷药疗法。③辐射热烘疗法。

250.根据冻疮复温解冻后的损伤程度,可将其分为3度。

I度(红斑性冻疮):损伤在表皮层。红斑、水肿,发热、瘙痒或灼痛。

II度(水疱性冻疮):损伤达真皮层。有水疱或大疱形成。

III度(坏死性冻疮):损伤累及全层皮肤,并可延及皮下组织。

251.分度、深度、创面表现、创面无感染时的愈合过程。

I度(红斑):达表皮角质层,红肿热痛,感觉过敏,表面干燥,2~3天后脱屑痊愈,无瘢痕。

水疱

浅II度:达真皮浅层,部分生发层健在,剧痛,感觉过敏,有水疱,基底部呈均匀红色、潮湿,局部肿胀。1~2周愈合,无瘢痕,有色素沉着。

深II度:达真皮深层,有皮肤附件残留,痛觉消失,有水疱,基底苍白,间有红色斑点、潮湿,3~4周愈合,可有瘢痕。

III度(焦痂):达皮肤全层,甚至伤及皮下组织、肌肉和骨骼,痛觉消失,无弹力,坚硬如皮革样,蜡白焦黄或炭化,干燥。干后皮下静脉阻塞如树枝状,2~4周焦痂脱落,形成肉芽创面,除小面积外,一般均需植皮才能愈合,可形成瘢痕和瘢痕挛缩。

252.毒蛇咬伤局部常规处理:(1)早期结扎。(2)扩创排毒(3)烧灼、针刺、火罐排毒。

253.破伤风

①风毒在表证——治宜:祛风镇痉。方用:玉真散合五虎追风散加减。

②风毒入里证——治宜:祛风止痉清热解毒。方用:木萸散加减。

③阴虚邪留证——治宜:养阴生津,疏通经络。方用:沙参麦冬汤加减。

254.肠痈

①气血瘀滞证——治宜:行气活血通腑泻热。方用: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加减。

②湿热壅滞证——治宜:通腑泻热,利湿解毒。方用:大柴胡汤薏苡仁附子败酱散加减。

③热毒伤阴证——治宜:通腑排毒养阴清热。方用:大黄牡丹汤合增液汤加减。

255.胆石病临床表现有:右脘腹绞痛黄疸发热三大主症。

256.痛风外治

①风湿热痹——金黄膏玉露膏外敷。

②风寒湿痹——阳玉龙散热酒调敷痛处,亦可掺于膏药内贴之。

257.内痔好发于肛门齿线以上3711点处;赘皮外痔多发生于612点处;环形的结缔组织性外痔多见于经产妇;血栓外痔好发于肛缘39点处;肛裂好发于612点处。

258.内痔的分期

I期内痒:痔核较小,不脱出,以便血为主。

II期内痔:痔核较大,大便时可脱出肛外,便后自行回纳,便血或多或少。

III期内痔:痔核更大,大便时痔核脱出肛外,甚至行走、咳嗽、喷嚏、站立时痔核脱出,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推回,或平卧、热敷后才能回纳。便血不多或不便血。

IV期内痔:即嵌顿性内痔。痔核脱出,不能及时回纳,嵌顿于外,因充血、水肿和血栓形成,以致肿痛、糜烂和坏死。

259.内痔

①风热肠燥证——治宜:清热凉血祛风。方用:凉血地黄汤加减。

②湿热下注证——治宜:清热利湿止血。方用:脏连丸加减。

③气滞血瘀证——治宜:清热利湿,行气活血。方用:止痛如神汤加减。

④脾虚气陷证——治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260.肛隐窝炎外治

①熏洗法:用苦参汤煎水先熏后洗,每天2次。

②塞药法:用痔疮宁栓。或用红油膏、九华膏搽入肛门。

261.肛痈临床表现:①肛门旁皮下脓肿②坐骨直肠间隙脓肿③骨盆直肠间隙脓肿④直肠后间隙脓肿⑤直肠黏膜下脓肿

262.肛瘘的分类(国内)

①低位肛瘘

低位单纯性肛瘘:内口在肛隐窝,仅有1个瘘道通过外括约肌皮下部或浅部,与皮肤相通。

低位复杂性肛瘘:有2个以上内口或外口,肛瘘瘘道在外括约肌皮下部和浅部。

②高位肛瘘

高位单纯性肛瘘:内口在肛隐窝,仅有1个瘘道,走行在外括约肌深层以上。

高位复杂性肛瘘:有2个以上外口,通过瘘管与内口相连或并有支管空腔,其主管通过外括约肌深层以上。

263.肛裂临床表现:可见肛管有纵形裂口或纵形梭形溃疡,多发于截石位6点12点,常伴有赘皮外痔、肛乳头肥大等。

264.肛裂分期:

I期肛裂:肛管皮肤浅表纵裂溃疡,创缘整齐,基底新鲜、色红,触痛明显。

II期肛裂:有肛裂反复发作史。创缘不规则,增厚,弹性差,溃疡基底部常呈灰白色,有分泌物。

III期肛裂:肛管紧缩,溃疡基底部呈现纤维化,伴有肛乳头肥大,溃疡临近有哨兵痔,或有潜行瘘形成。

265.脱肛临床表现:①脱出。②黏液血便。③坠胀和疼痛。④潮湿和瘙痒。

266.脱肛分度:

I度脱垂:为直肠黏膜脱出,脱出物淡红色,长约3~5cm,触之柔软,无弹性,不易出血,便后可自然回复。

II度脱垂:为直肠全层脱出,长5~10cm,呈圆锥形,淡红色,表面为环形而有层次的黏膜皱裝,触之较厚,有弹性,肛门松弛,便后有时需用手复位。

III度脱垂:直肠及部分乙状结肠脱出,长达l0cm以上,呈圆柱形,触之很厚,肛门松弛无力。

267.息肉痔临床表现:①便血。②脱出。③坠胀。④排便习惯改变

268.锁肛痔(肛管直肠癌)临床表现:①便血排便习惯改变大便变形转移征象

269.便秘

①热秘——治宜:泻热导滞,润肠通便。方用:麻子仁丸加减。

②气秘——治宜:顺气导滞。方用:六磨汤加减。

③冷秘——治宜:温里散寒,通便止痛。方用:温脾汤半硫丸加减。

④气虚秘——治宜:益气润肠。方用:黄芪汤加减。

⑤血虚秘——治宜:养血润燥。方用:润肠丸加减。

⑥阴虚秘——治宜:滋阴通便。方用:增液汤加减。

⑦阳虚秘——治宜:温阳通便。方用:济川煎加减。

270.皮肤病常用内治方法:①祛风法。②清热法。③祛湿法。④润燥法。⑤活血法。⑥温通法。⑦软坚法。⑧补肾法。

271.热疮

①肺胃热盛证——治宜:疏风清热。方用:辛夷清肺饮合竹叶石膏汤加减。

②湿热下注证——治宜:清热利湿解毒。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③阴虚内热证——治宜:养阴清热。方用:增液汤加板蓝根、紫草、生薏苡仁等。

272.黄水疮:皮损处自觉瘙痒,破后形成糜烂时疼痛,常可引起附近臖核的肿痛

273.蛇串疮

①肝经郁热证——治宜:清泄肝火,解毒止痛。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②脾虚湿蕴证——治宜:健脾利湿,解毒止痛。方用:除湿胃苓汤加减。

③气滞血瘀证——治宜:理气活血,通络止痛。方用:柴胡疏肝散桃红四物汤加减。

274.疣

①疣目:表面蓬松枯槁状如花蕊,粗糙而坚硬。

②扁瘊:表面光滑的扁平丘疹,针头、米粒到黄豆大小。

③鼠乳:中央有脐凹

④妬抚:角化性丘疹,中央稍凹,外周有稍带黄色高起的角质环。

⑤丝状疣:单个细软的丝状突起

275.虫咬皮炎

热毒蕴结证——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止痒。方用: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加地肤子、白鲜皮、紫荆皮。

276.疥疮:

湿热蕴结证——治宜:清热化湿,解毒杀虫。方用:黄连解毒汤三妙丸加地肤子、白鲜皮、百部、苦参。

277.湿疮

①湿热蕴肤证——治宜:清热利湿止痒。方用: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②湿热浸淫证——治宜:清热利湿,解毒止痒。方用:龙胆泻肝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③脾虚湿蕴证——治宜:健脾利湿。方用:除湿胃苓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

④血虚风燥证——治宜:养血润肤,祛风止痒。方用:当归饮子或四物消风饮加减。

278.接触性皮炎

①风热蕴肤证——治宜:疏风清热止痒。方用:消风散加紫荆皮(花)、僵蚕。

②湿热毒蕴证——治宜:清热祛湿,凉血解毒。方用:龙胆泻肝汤合化斑解毒汤加减。

③血虚风燥证——治宜:养血润燥,祛风止痒。方用:当归饮子合消风散加减。

279.药毒

①风热侵袭证——治宜:疏风清热解毒。方用:消风散加减。

②湿毒蕴肤证——治宜:清热利湿,解毒止痒。方用:萆薢渗湿汤加减。

③热毒入营证——治宜:清营解毒凉血。方用:清营汤加减。

④气阴两虚证——治宜:益气养阴清热。方用:增液汤合益胃汤加减。

280.瘾疹

①风寒束表证——治宜:疏风散寒止痒。方用:麻黄桂枝各半汤加减。

②风热犯表证——治宜:疏风清热止痒。方用:消风散加减。

③肠胃湿热证——治宜:疏风解表,通腑泄热。方用:防风通圣散茵陈蒿汤加减。

④气血两虚证——治宜:调补气血,息风潜阳。方用:八珍汤加减。

⑤冲任不调证——治宜:调摄冲任。方用:四物汤二仙汤加减。

281.风瘙痒

①风热血热证——治宜:疏风清热,凉血止痒。方用:消风散四物汤加减。

②湿热内蕴证——治宜:清热利湿止痒。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③血虚肝旺证——治宜:养血平肝,祛风止痒。方用:当归饮子加减。

282.牛皮癣

①风湿热蕴证——治宜:祛风利湿,清热止痒。方用:消风散加减

②肝郁化火证——治宜:疏肝理气,清肝泻火。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③血虚风燥证——治宜:养血润燥,息风止痒。方用:当归饮子加减。

283.白疕

①血热内蕴证——治宜:凉血清热。方用:消风散合犀角地黄汤加减(犀角改服羚羊角粉)。

②血虚风燥证——治宜:养血滋阴润肤息风。方用:当归饮子加减。

③气血瘀滞证——治宜:活血化瘀,解毒通络。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④湿毒蕴积证——治宜:清利湿热,解毒通络。方用:萆薢渗湿汤加减。

⑤风寒湿痹证——治宜:祛风除湿散寒通络。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

⑥火毒炽盛证——治宜: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方用:清瘟败毒饮加减。

284.风热疮

①风热蕴肤证——治宜:疏风清热止痒。方用:消风散加减。

②风热血燥证——治宜:清热凉血养血润燥。方用:凉血消风散加水牛角粉、牡丹皮。

285.白驳风

①肝郁气滞证——治宜:疏肝理气,活血祛风。方用:逍遥散加减

②肝肾不足证——治宜:滋补肝肾,养血祛风。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减。

③气血瘀滞证——治宜: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方用:通窍活血汤加减。

286.黄褐斑外治:①玉容散。②茯苓粉。③白附子、白芷、滑石擦面。

287.油风

①血热风燥证——治宜:凉血息风,养阴护发。方用:四物汤六味地黄汤加减。

②气滞血瘀证——治宜:通窍活血。方用:通窍活血汤加减。

③气血两虚证——治宜:益气补血。方用:八珍汤加减。

④肝肾不足证——治宜:滋补肝肾。方用:七宝美髯丹加减。

288.瓜藤缠外治

①皮下结节较大,红肿疼痛——金黄膏四黄膏或玉露膏。

②皮下结节色暗红,肿胀不明显者——冲和膏。

289.红蝴蝶疮

①热毒炽盛证——治宜:清热凉血,化斑解毒。方用: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加减。

②阴虚火旺证——治宜:滋阴降火。方用: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清骨散加减。

③脾肾阳虚证——治宜:温肾助阳,健脾利水。方用:附桂八味丸真武汤加减。

④脾虚肝旺证——治宜:健脾益气疏肝解郁。方用:四君子汤合丹栀逍遥散加减。

⑤气滞血瘀证——治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方用:逍遥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290.淋病

①湿热毒蕴证(急性淋病)——治宜:清热利湿,解毒化浊。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②阴虚毒恋证(慢性淋病)——治宜:滋阴降火,利湿祛浊。方用:知柏地黄丸加减。

291.尖锐湿疣

①肝经湿热证——治宜:清热泻火,利湿化浊。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②气滞血瘀证——治宜:行气活血,化瘀消疣。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③脾虚湿浊证——治宜:益气健脾,化湿消浊。方用:除湿胃苓汤加减。

④肝肾亏虚证——治宜:滋肾养肝,柔筋消疣。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292.梅毒:首选青霉素类。

293.发颐病因病机:①余毒内蕴。②胃热上壅

294.发颐

①热毒蕴结证——治法:清热解毒。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

②毒盛酿脓证——治法:清热解毒透脓。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

③热毒内陷证——治法:清营解毒,化痰泄热,养阴生津。方药:清营汤安宫牛黄丸加减。

295.窦道外治:①外敷法。②扩创引流法。③灌注疗法。④拖线法。⑤垫棉绷缚法。

296.瘰疬病因病机:①肝气郁结。②肺肾阴亏

297.内陷

①邪盛热极证——治法:凉血清热解毒养阴清心开窍。方药:清营汤合黄连解毒汤、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或紫雪散,加皂角刺、白芷。

②正虚邪盛证——治法:补养气血托毒透邪清心安神。方药:托里消毒散、安宫牛黄丸加减。

③脾肾阳衰证——治法:温补脾肾。方药:附子理中汤加减。

④阴伤胃败证——治法:生津益胃。方药:益胃汤加减。

298.走黄特点:疮顶忽然凹陷,色黑无脓,肿势散漫,迅速扩散,伴见寒战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等七恶见证。

299.丹毒:皮肤突然发红、色如涂丹。生于胸腹腰胯部者,称内发丹毒;发于头面部者,称抱头火丹;发于小腿足部者,名流火腿游风;新生儿多生于臀部,称赤游丹毒

300.丹毒

①风热毒蕴证——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

②肝脾湿火证——治法:清肝泻火利湿。方药:柴胡清肝汤龙胆泻肝汤化斑解毒汤加减。

③湿热毒蕴证——治法:利湿清热解毒。方药:五神汤萆藓渗湿汤加减。

④胎火蕴毒证——治法:凉血清热解毒。方药: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加减。

获取验证码

立即登录 返回页面

有账号!密码登录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关闭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