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知识点

151.感冒病机:卫表不和肺失宣肃。治疗原则:解表达邪

152.感冒辨证要点:辨感冒之虚实。辨别风寒风热暑湿感冒。

153.感冒风寒束表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时流清涕,咽痒,咳嗽,咳痰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

代表方: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154.暑湿伤表证: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胸闷脘痞泛恶,腹胀,大便或溏,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代表方:新加香薷饮加减。

155.咳嗽治疗原则:外感咳嗽—实证—祛邪利肺;内伤咳嗽—邪实正虚—标实为主者—祛邪止咳;本虚为主者—扶正补虚

156.咳嗽风燥伤肺证: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小数。

治法:疏风清肺,润肺止咳。

代表方:桑杏汤加减。

凉燥证,乃燥证与风寒并见,表现干咳少痰或无痰,咽干鼻燥,兼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苔薄白而干等症。用药当以温而不燥润而不凉为原则,方取杏苏散加减。

157.咳嗽痰湿蕴肺证: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因痰而嗽,痰出咳平,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每于早晨或食后则咳甚痰多,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象濡滑

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代表方: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158.哮病病机:伏痰遇感引出,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阻气道。

159.冷哮证: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呼吸急促,喘憋气逆,胸膈满闷如塞,咳不甚,痰少咯吐不爽,色白而多泡沫,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形寒怕冷,天冷或受寒易发,面色青晦,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治法: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代表方: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加减。

160.喘证肺气郁痹证:每遇情志刺激而诱发,发时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胸闷胸痛,咽中如窒,但喉中痰鸣不著,或无痰声。平素常多忧思抑郁,失眠,心悸,舌苔薄,脉弦

治法:开郁降气平喘。

代表方:五磨饮子加减。

161.喘证肾虚不纳证:喘促日久,动则喘甚,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形瘦神惫,跗肿,汗出肢冷,面青唇紫,舌淡苔白或黑而润滑,脉微细或沉弱;或见喘咳,面红烦躁,口咽干燥,足冷,汗出如油,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补肾纳气。

代表方: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

162.肺痈病机:热伤肺气,蒸液成痰,热壅血瘀,血败肉腐。

溃脓期是病情顺与逆的转折点

163.肺痈成痈期:身热转甚,时时振寒,继则壮热,汗出烦躁,咳嗽气急,胸满作痛,转侧不利,咳吐浊痰呈黄绿色自觉喉间有腥味,口干咽燥,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肺解毒,化瘀消痈。

代表方:《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加减。

164.肺痈溃脓期:咳吐大量脓痰,或如米粥,或痰血相兼,腥臭异常,有时咯血,胸中烦满而痛,甚则气喘不能卧,身热,面赤,烦渴喜饮,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数实。

治法:排脓解毒。

代表方:加味桔梗汤加减。

165.肺痨诊断要点:(1)有与肺痨病人的长期密切接触史。(2)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形体明显消瘦为主要临床表现。(3)初期病人仅感疲劳乏力、干咳、低热、食欲不振,形体逐渐消痩。

166.肺痨治疗原则:补虚培元和治痨杀虫

167.肺痨气阴耗伤证:咳嗽无力气短声低,咳痰清稀色白,量较多,偶或夹血,或咯血,血色淡红,午后潮热,伴有畏风,怕冷,自汗与盗汗可并见,纳少神疲,便溏,面色㿠白,颧红,舌质光淡,边有齿印,苔薄,脉细弱而数。

治法:益气养阴。

代表方: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

168.肺胀病机:痰浊水饮血瘀互为影响,兼见同病。

169.肺胀痰浊壅肺证:胸部膨满,憋闷如塞,咳嗽痰多色白黏腻或呈泡沫,畏风易汗,脘痞纳少,倦怠乏力,舌暗,苔薄腻或浊腻,脉小滑。

治法:化痰降气,健脾益肺。

代表方: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170.肺胀阳虚水泛证:心悸,喘咳,咳痰清稀,面浮,下肢浮肿,甚则一身悉肿,腹部胀满有水,脘痞,纳差,尿少,怕冷,面唇青紫,舌胖质黯,苔白滑,脉沉细。

治法:温肾健脾化饮利水

代表方: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171.心悸辨证要点:①辨虚实:虚——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实——痰饮、瘀血、火邪上扰。②辨病位:心悸的病位在心。172.心悸心虚胆怯证: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舌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代表方:安神定志丸加减。

173.心悸水饮凌心证:心悸,眩晕气急,胸闷痞满,渴不欲饮,小便短少,面肢浮肿下肢为甚,形寒肢冷,甚者咳喘,不能平卧;可伴恶心,欲吐,流涎。舌淡胖,苔白滑,脉象弦滑或沉细而滑。

治法: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

代表方:苓桂术甘汤加减。

174.胸痹病机:心脉痹阻。辨证要点:①辨标本虚实;②辨病情轻重

175.心悸痰浊闭阻证:胸闷重而心痛微,痰多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胖,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咯吐痰涎,舌体胖大且边有齿痕,苔浊腻或白滑,脉滑

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宣痹。

代表方: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

176.真心痛气虚血瘀

①证候主症:心胸刺痛,胸部闷窒,动则加重,伴短气乏力,汗出心悸,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质黯淡或有瘀点瘀斑,舌苔薄白,脉弦细无力。

②治法:益气活血,通脉止痛。

③代表方:保元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177.不寐病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治疗原则: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178.不寐痰热扰心证: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泛恶嗳气,伴口苦,头重,目眩,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化痰热,和中安神。

代表方:黄连温胆汤加减。179.不寐心胆气虚证:虚烦不寐,触事易惊终日惕惕胆怯心悸,伴气短自汗,倦怠乏力,舌淡,脉弦细。

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代表方: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

180.癫病以神情抑郁,表情淡漠静而少动沉默痴呆,或喃喃自语语无伦次为特征;狂病以喧扰不宁呼号打骂不避亲疏动而多怒为特征。

181.狂证火盛阴伤证:癫狂久延,时作时止,势已较缓,妄言妄为,呼之已能自制,但有疲惫之象,寝不安寐,烦惋焦躁,形瘦,面红而秽,口干便难,舌尖红无苔有剥裂脉细数

治法:育阴潜阳,交通心肾。

代表方:二阴煎合琥珀养心丹加减

182.痫病典型发作时突然仆倒不省人事四肢抽搐两目上视口吐涎沫或有异常叫声或仅有突然呆木两目瞪视呼之不应或肢软无力头部下垂面色苍白等。

183.痫病痰火扰神证:发作时昏仆抽搐,吐涎,或有吼叫,平时急躁易怒、心烦失眠,口苦咽干,咳痰不爽,便秘溲黄,病发后,症情加重,彻夜难眠,目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治法:清热泻火,化痰开窍。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加减。

184.痴呆病机:髓减脑消痰瘀痹阻火扰神明神机失用。185.痴呆髓海不足证:智能减退,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判断力明显减退,神情呆钝,词不达意,懈惰思卧,腰酸骨软,步履艰难,头晕耳鸣,齿枯发焦,舌瘦色淡,苔薄白,脉沉细弱。

治法:补肾益髓,填精养神。

代表方:七福饮加减。

186.气厥实证:常由情志异常精神刺激而发作,突然昏倒,不知人事,或四肢厥冷,呼吸气粗,口噤握拳,舌苔薄白,脉伏或沉弦。

治法:开窍,顺气,解郁。

代表方:通关散合五磨饮子加减。

187.血厥实证:多因急躁恼怒而发,突然昏倒,不知人事,牙关紧闭,面赤唇紫,舌黯红,脉弦有力。

治法:平肝潜阳,理气化瘀。

代表方:羚角钩藤汤合通瘀煎加减。188.胃痛病机:胃气阻滞不通则痛;胃失濡养不荣则痛。治疗原则:理气和胃止痛

189.胃痛饮食伤胃证: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舌苔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代表方:保和丸加减。190.胃痛瘀血停胃证:胃脘疼痛,如针刺,似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痛时持久,食后加剧,入夜尤甚,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

治法:化瘀通络,理气和胃。

代表方: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191.痞满病机: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治疗原则:调理脾胃升降行气除痞消满

192.痞满痰湿中阻证:脘腹痞塞不舒,胸膈满闷,头晕目眩,身重困倦呕恶纳呆,口淡不渴,小便不利,舌苔白厚腻,脉沉滑。

治法:除湿化痰,理气和中。

代表方:二陈平胃汤加减

193.痞满脾胃虚弱证:脘腹满闷,时轻时重,喜温喜按纳呆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语声低微,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气健脾,升清降浊。

代表方:补中益气汤加减。

194.呕吐病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治疗原则:和胃降逆

195.呕吐痰饮内阻证:呕吐清水痰涎,脘闷不食,头眩心悸,舌苔白腻,脉滑。

治法:温中化饮,和胃降逆。

代表方: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196.呕吐脾胃阳虚证:饮食稍多即吐,时作时止,面色㿠白,倦怠乏力,喜暖恶寒四肢不温,口干而不欲饮,大便溏薄,舌质淡,脉濡弱。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代表方:理中汤加减。

197.呕吐胃阴不足证:呕吐反复发作,或时作干呕,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脉象细数。

治法:滋养胃阴,降逆止呕。

代表方:麦门冬汤加减。

198.噎嗝病机:瘀交结阻隔于食道胃脘

199.噎嗝痰气交阻证:吞咽梗阻,胸膈痞满,甚则疼痛,情志舒畅时稍可减轻情志抑郁时则加重,嗳气呃逆,呕吐痰涎,口干咽燥,大便艰涩,舌质红,苔薄腻,脉弦滑。

治法:开郁化痰,润燥降气。

代表方:启膈散加减。200.噎嗝津亏热结证:食入格拒不下,入而复出,甚则水饮难进,心烦口干,胃脘灼热,大便干结如羊屎,形体消瘦,皮肤干枯,小便短赤,舌质光红,干裂少津,脉细数。

治法:滋阴养血,润燥生津。

代表方:沙参麦冬汤加减。

201.呃逆病机:胃失和降肺气失于宣通膈间气机不利胃气上逆动膈。治疗原则:理气和胃降逆止呃

202.呃逆胃中寒冷证:呃声沉缓有力,胸膈及胃脘不舒,得热则减遇寒更甚,进食减少,喜食热饮,口淡不渴,舌苔白润,脉迟缓。

治法:温中散寒,降逆止呃。

代表方:丁香散加减。203.呃逆胃阴不足证:呃声短促而不得续,口干咽燥,烦躁不安,不思饮食,或食后饱胀,大便干结,舌质红苔少而干脉细数

治法:养胃生津,降逆止呃。

代表方:益胃汤合橘皮竹茹汤加减。

204.腹痛病因:(1)外感时邪;(2)饮食不节;(3)情志失调;(4)阳气素虚。

205.腹痛寒邪内阻证:腹痛拘急,遇寒痛甚得温痛减,口淡不渴,形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清稀,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紧。

治法:散寒温里,理气止痛。

代表方: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加减。

206.腹痛肝郁气滞证:腹痛胀闷,痛无定处,痛引少腹,或兼痛窜两胁,时作时止,得嗳气或矢气则舒遇忧思恼怒则剧,舌质红,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207.腹痛中虚脏寒证: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温喜按形寒肢冷,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胃纳不佳,面色无华,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代表方:小建中汤加减。208.泄泻病机:脾虚与湿盛致肠道功能失司。辨证要点:①辨暴泻与久泻;②辨寒热;③辨虚实;④辨证候特征。治疗原则:运脾化湿

209.暴泻湿热伤中证: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濡数

治法:清热燥湿,分利止泻。

代表方:葛根芩连汤加减。210.久泻脾胃虚弱证: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食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加,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代表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211.痢疾治疗原则:①热痢清之,寒痢温之,初痢实则通之,久痢虚则补之,寒热交错者清温并用,虚实夹杂者攻补兼施。②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

212.湿热痢:腹部疼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血,黏稠如胶冻,腥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肠化湿,调气和血。

代表方:芍药汤加减。

213.休息痢:下痢时发时止迁延不愈,常因饮食不当、受凉、劳累而发,发时大便次数增多,夹有赤白黏冻,腹胀食少,倦怠嗜卧,舌质淡苔腻,脉濡软或虚数。

治法:温中清肠调气化滞

代表方:连理汤加减。214.便秘辨证要点:辨虚实:实—热秘气秘冷秘;虚—气虚血虚阴虚阳虚

215.阴虚秘:大便干结如羊屎状,形体消瘦,头晕耳鸣,两颧红赤,心烦少眠,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通便。

代表方:增液汤加减。

216.胁痛病机:肝络失和。治疗原则:疏肝和络止痛。217.胁痛肝郁气滞证: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引及胸背肩臂,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腹胀,嗳气频作,得嗳气而胀痛稍舒,纳少口苦,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218.黄疸病位:脾胃肝胆。治疗原则:化湿邪利小便。219.黄疸疫毒炽盛证(急黄):发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其色如金,皮肤瘙痒,高热口渴,胁痛腹满,神昏谵语,烦躁抽搐,或见衄血、便血,或肌肤瘀斑,舌质红绛,苔黄而燥,脉弦滑或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代表方:《千金》犀角散加味。220.阴黄脾虚湿滞证:面目及肌肤淡黄,甚则晦暗不泽,肢软乏力,心悸气短,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脉濡细。

治法:健脾养血,利湿退黄。

代表方:黄芪建中汤加减。221.积聚病机:气机阻滞瘀血内结

222.聚证食滞痰阻证:腹胀或痛,腹部时有条索状物聚起,按之胀痛更甚,便秘,纳呆,舌苔腻,脉弦滑等。

治法:理气化痰,导滞散结。

代表方:六磨汤加减。

223.积证正虚瘀结证:久病体弱,积块坚硬,隐痛或剧痛,饮食大减,肌肉瘦削,神倦乏力,面色萎黄或黧黑甚则面肢浮肿,舌质淡紫,或光剥无苔,脉细数或弦细。

治法:补益气血,活血化瘀。

代表方:八珍汤合化积丸加减。

224鼓胀病机:受损,气滞血瘀水停腹中。

225.鼓胀气滞湿阻证:腹胀按之不坚,胁下胀满或疼痛,饮食减少,食后胀甚得嗳气矢气稍减,小便短少,舌苔薄白腻,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运脾利湿。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加减。

226.鼓胀水湿困脾证: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甚则颜面微浮,下肢浮肿,脘腹痞胀,得热则舒,精神困倦,怯寒懒动,小便少,大便溏,舌苔白腻,脉缓。

治法:温中健脾,行气利水。

代表方:实脾饮加减。

227.鼓胀变证

1)大出血骤然大量呕血血色鲜红,大便下血,暗红或油黑,舌红苔黄,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凉血,活血止血。

代表方:犀角地黄汤加参三七、仙鹤草、地榆炭、血余炭、大黄炭等。

2)昏迷:痰热内扰,蒙蔽心窍,症见神识昏迷,烦躁不安,甚则怒目狂叫,四肢抽搐颤动,口臭便秘,溲赤尿少,舌红苔黄,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豁痰,开窍息风。

代表方:安宫牛黄丸合龙胆泻肝汤加减,亦可用清开灵注射液或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228.太阳头痛,在头后部下连于项;阳明头痛,在前额部及眉棱骨等处;少阳头痛,在头之两侧并连及于耳;厥阴头痛则在巅顶部位或连目系;少阴头痛部位不定,以全头痛多见;太阴头痛部位不定,或全头痛,或局部疼痛。

太阳头痛——羌活蔓荆子川芎;阳明头痛——葛根白芷知母

少阳头痛——柴胡黄芩川芎;太阴头痛——苍术

厥阴头痛——吴茱萸藁本;少阴头痛——细辛

229.风湿头痛: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大便或溏,舌苔白腻,脉濡。

治法:祛风胜湿通窍

代表方:羌活胜湿汤加减。230.痰浊头痛:头痛昏蒙,胸脘满闷,纳呆呕恶,舌苔白腻,脉滑或弦滑。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降逆。

代表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231.眩晕治疗原则: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232.眩晕瘀血阻窍证:眩晕时作,头痛如刺,兼见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暗,舌暗有瘀斑,脉涩或细涩。

治法:祛瘀生新,活血通窍。

代表方:通窍活血汤加减。

233.中风病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治疗原则:中经络以平肝息风,化痰祛瘀通络为主。中脏腑闭证,治当息风清火,豁痰开窍,通腑泄热;脱证急宜救阴回阳固脱。

234.中经络阴虚风动证:平素头晕耳鸣腰酸,突然发生口眼㖞斜,言语不利,手指瞤动,甚或半身不遂,舌质红,苔腻,脉弦细数。

治法:滋阴潜阳,息风通络。

代表方:镇肝息风汤加减。

235.中脏腑闭证痰热腑实证:素有头痛眩晕,心烦易怒,突然发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神识欠清或昏糊,肢体强急,痰多而黏伴腹胀便秘,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涩。

治法:通腑泄热,息风化痰。

代表方:桃仁承气汤加减。236.瘿病病机: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治疗原则:理气化痰消瘿散结。237.瘿病气郁痰阻证: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质软不痛,颈部觉胀,胸闷,喜太息,或兼胸胁窜痛,病情常随情志波动,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理气舒郁,化痰消瘿。

代表方:四海舒郁丸加减。

238.水肿病机:失通调,失转输,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治疗原则:发汗利尿泻下逐水。辨证要点:①辨阴阳;②辨脏腑

239.阳水风水相搏证: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迅速,多有恶寒,发热,肢节酸楚小便不利等症。偏于风热者,伴咽喉红肿疼痛,舌质红,脉浮滑数。偏于风寒者,兼恶寒,咳喘,舌苔薄白,脉浮滑或浮紧。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行水。

代表方:越婢加术汤加减。240.阳水水湿浸渍证: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全身水肿下肢明显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体困重,胸闷,纳呆,泛恶,舌苔白腻,脉沉缓。

治法:运脾化湿,通阳利水。

代表方:五皮饮合胃苓汤加减。

241.阴水瘀水互结证:水肿延久不退,肿势轻重不一,四肢或全身浮肿,以下肢为主,皮肤瘀斑腰部刺痛,或伴血尿,舌紫暗,苔白,脉沉细涩。

治法:活血祛瘀,化气行水。

代表方: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242.淋证病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虚证多为脾肾两虚,膀胱气化无权。

243.小便频数淋沥涩痛小腹拘急引痛,为各种淋证的主症,是诊断淋证的主要依据。

244.石淋:尿中夹砂石,排尿涩痛,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少腹拘急,往往突发,一侧腰腹绞痛难忍,甚则牵及外阴,尿中带血,舌红,舌苔薄黄,脉弦或带数。

治法:清热利湿,排石通淋。

代表方:石韦散加减。245.气淋:郁怒之后,小便涩滞,淋沥不宣,少腹胀满疼痛,苔薄白,脉弦。

治法:理气疏导,通淋利尿。

代表方:沉香散加减。

246.膏淋:小便浑浊乳白或如米泔水,上有浮油,置之沉淀,或伴有絮状凝块物,或混有血液、血块,尿道热涩疼痛,尿时阻塞不畅,口干,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利湿,分清泄浊。

代表方: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

247.癃闭病机:肾与膀胱气化功能失调

248.膀胱湿热证:小便点滴不通,或量极少而短赤灼热,小腹胀满,口苦口

黏,或口渴不欲饮,或大便不畅,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治法:清利湿热,通利小便。

代表方:八正散加减。

249.癃闭肝郁气滞证:小便不通或通而不爽,情志抑郁或多烦善怒,胁腹胀满,舌红,苔薄黄,脉弦。

治法:疏利气机,通利小便。

代表方:沉香散加减。

250.癃闭浊瘀阻塞证:小便点滴而下,或尿如细线,甚则阻塞不通,小腹胀满疼痛,舌紫暗或有瘀点脉涩

治法:行瘀散结,通利水道。

代表方:代抵当丸加减。

251.关格:以脾肾虚衰,气化不利,浊邪壅塞三焦,而致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为临床特征的危重病证。分而言之,小便不通谓之关呕吐时作称之格。多见于水肿淋证癃闭的晚期。252.郁证治疗原则:理气开郁调畅气机怡情易性

253.郁证痰气郁结证:精神抑郁,胸部闷塞,胁肋胀满,咽中如有物梗塞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舌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行气开郁,化痰散结。

代表方:半夏厚朴汤加减。

254.郁证心神失养证(脏躁):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悲忧善哭喜怒无常,或时时欠伸,或手舞足蹈,骂詈喊叫等,舌质淡,脉弦。

治法:甘润缓急,养心安神。

代表方:甘麦大枣汤加减。

255.血证病机:火热熏灼迫血妄行;气虚不摄血溢脉外。256.血证治疗原则:治火治气治血

治火:实火——清热泻火;虚火——滋阴降火。

治气:实证——清气降气;虚证——补气益气。

治血:凉血止血、收敛止血、祛瘀止血。257.鼻衄胃热炽盛证:鼻衄,或兼齿衄,血色鲜红,口渴欲饮,鼻干,口干臭秽,烦躁,便秘,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代表方:玉女煎加减。

258.咳血阴虚肺热证:咳嗽痰少,痰中带血,或反复咳血,血色鲜红,口干咽燥颧红潮热盗汗,舌质红,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宁络止血。

代表方:百合固金汤加减。259.吐血肝火犯胃证:吐血色红或紫黯,口苦胁痛心烦易怒,寐少梦多,舌质红绛,脉弦数。

治法:泻肝清胃,凉血止血。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260.便血脾胃虚寒证:便血紫黯,甚则黑色,腹部隐痛,喜热饮面色不华神倦懒言,便溏,舌质淡,脉细。

治法:健脾温中,养血止血。

代表方:黄土汤加减。

261.紫斑阴虚火旺证:皮肤出现青紫斑点或斑块,时发时止,常伴鼻衄、齿衄或月经过多,颧红,心烦,口渴,手足心热,或有潮热,盗汗,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宁络止血。

代表方:茜根散加减。262.痰饮:心下满闷,呕吐清水痰涎胃肠沥沥有声,形体昔肥今瘦,属饮停胃肠

悬饮:胸胁饱满,咳唾引痛喘促不能平卧,或有肺痨病史,属饮流胁下

溢饮:身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当汗出而不汗出,或伴咳喘,属饮溢肢体

支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平卧,其形如肿,属饮邪停于胸肺

263.痰饮饮留胃肠证:心下坚满或痛,自利,利后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或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腹满,便秘,口舌干燥,舌苔腻,色白或黄,脉沉弦或伏。

治法:攻下逐饮。

代表方:甘遂半夏汤或己椒苈黄丸加减。

264.悬饮阴虚内热证:咳呛时作,咯吐少量黏痰,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心烦,手足心热,盗汗,或伴胸胁闷痛或灼痛,病久不复,形体消瘦,舌质偏红少苔脉小数

治法:滋阴清热。

代表方: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加减。

265.支饮寒饮伏肺证:咳逆喘满不得卧痰吐白沫量多,经久不愈,天冷受寒加重,甚至引起面浮跗肿。或平素伏而不作,遇寒即发,发则寒热,背痛,腰痛,目泣自出,身体振振瞤动。舌苔白滑或白腻,脉弦紧

治法:宣肺化饮。

代表方:小青龙汤加减。

266.消渴治疗原则:清热润燥养阴生津

《医学心悟·三消》说:“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可谓深得治疗消渴之要旨。267.自汗、盗汗病机: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营卫失和汗液外泄失常。治疗原则:虚证当根据证候的不同而治以益气养阴补血调和营卫;实证当清肝泄热化湿和营;虚实夹杂者,则根据虚实的主次而适当兼顾。

268.自汗、盗汗阴虚火旺证:夜寐盗汗或有自汗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代表方:当归六黄汤加减。。

269.内伤发热病机: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调

270.内伤发热阴虚发热证: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不欲近衣,手足心发热,烦躁,少寐,多梦,盗汗,口干,咽燥,舌质红或有裂纹,无苔或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

代表方:清骨散加减

271.内伤发热气郁发热证:发热多为低热或潮热热势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精神抑郁,或烦躁易怒,胸胁胀闷,口苦而干,食纳减少,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理气,解郁泄热。

代表方:丹栀逍遥散加减。

272.虚劳病机:脏腑亏损气血阴阳不足久虚不复成劳。治疗原则:虚则补之损者益之。273.肾气虚证: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白带清稀,舌质淡,脉弱。

治法:益气补肾。

代表方:大补元煎加减

274.脑瘤阴虚风动证:头痛头晕,神疲乏力,虚烦不宁,肢体麻木语言謇涩,颈项强直,手足蠕动或震颤,口眼㖞斜,偏瘫,口干,小便短赤,大便干,舌质红苔薄脉弦细或细数

治法:滋阴潜阳息风。

代表方:大定风珠加减。

275.肺癌阴虚毒热证:咳嗽无痰或少痰,或痰中带血,甚则咯血不止,胸痛,心烦寐差,低热盗汗,或热势壮盛,久稽不退,口渴,大便干结,舌质红,舌苔黄,脉细数或数大。

治法:养阴清热,解毒散结。

代表方:沙参麦冬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276.痹证病机:正气不足感受风湿热之邪。治疗原则:祛风散寒除湿清热以及舒经通络

“治行痹者,散风为主,而以除寒祛湿佐之,大抵参以补血之剂,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治痛痹者,散寒为主,而以疏风燥湿佐之,大抵参以补火之剂,所谓热则流通寒则凝塞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也。治着痹者,燥湿为主,而以祛风散寒佐之,大抵参以补脾之剂,盖土旺则能胜湿而气足自无顽麻也。”

277.痛痹: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寒痛增,关节不可屈伸,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舌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方药:乌头汤加减。

278.痉证病机:阴虚血少筋脉失养。治疗原则:急则舒筋解痉治其标,缓则养血滋阴治其本。279.痉证邪壅经络证:头痛,项背强直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肢体酸重,甚至口噤不能语,四肢抽搐,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

治法:祛风散寒,燥湿和营。

代表方:羌活胜湿汤加减。

280.痿证治疗原则:虚证宜扶正补虚为主;实证宜祛邪和络。

《内经》提出“治痿者独取阳明”,是指从补脾胃清胃火祛湿热以滋养五脏的一种重要措施。281.痿证肺热津伤证:发病急,病起发热,或热后突然出现肢体软弱无力,可较快发生肌肉瘦削,皮肤干燥,心烦口渴,咳呛少痰咽干不利,小便黄赤或热痛,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脉细数。

治法:清热润燥,养阴生津。

代表方:清燥救肺汤加减。

282.痿证肝肾亏损证:起病缓慢,渐见肢体痿软无力,尤以下肢明显,腰膝酸软,不能久立,甚至步履全废,腿胫大肉渐脱,或伴有眩晕耳鸣,舌咽干燥,遗精或遗尿,或妇女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补益肝肾,滋阴清热。

代表方:虎潜丸加减。

283.颤证病机:肝风内动筋脉失养。治疗原则:标实:清热、化痰、息风;本虚:滋补肝肾,益气养血,调补阴阳,兼以息风通络。284.颤证气血亏虚证:头摇肢颤,面色㿠白,表情淡漠,神疲乏力,动则气短,心悸健忘,眩晕,纳呆,舌体胖大,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滑,脉沉濡无力或沉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濡养筋脉。

代表方:人参养荣汤加减。

285.髓海不足证:头摇肢颤,持物不稳,腰膝酸软,失眠心烦,头晕,耳鸣,善忘,老年患者常兼有神呆、痴傻,舌质红,舌苔薄白,或红绛无苔,脉象细数。

治法:填精补髓,育阴息风。

代表方:龟鹿二仙膏合大定风珠加减。

286.腰痛治疗原则:

外伤腰痛——实——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内伤腰痛——虚——补肾固本兼顾肝脾

虚实兼见者,宜辨主次轻重,标本兼顾。287.寒湿腰痛: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病痛不减,寒冷和阴雨天则加重,痛处喜温,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治法: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代表方:甘姜苓术汤加减。

288.气脱:面色苍白,神志淡漠,声低息微倦怠乏力,汗漏不止,四肢微冷,舌淡,苔白润,脉微弱。

治法:益气固脱。

代表方:独参汤

289.亡阴证:神志昏迷,皮肤干皱,口唇干燥无华,面色苍白,或面红身热,目陷睛迷,自汗肤冷,气息低微,舌淡或绛,少苔,脉芤或细数或结代

治法:救阴敛阳,固脱醒神。

代表方:冯氏全真一气汤加减。

290.亡阳证:昏愦不语,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呼吸微弱,冷汗淋漓四肢厥逆,二便失禁,唇舌淡润,脉微细欲绝

治法:回阳固脱。

代表方:陶氏回阳急救汤加减。

291.内闭外脱证:神志昏迷,口开目合肢厥,鼻鼾息微,或声高气促,面色苍白,舌苔厚腻,脉微欲绝。

治法:开窍通闭,回阳固脱。

代表方:回阳救逆汤加减。

292.猝死阴虚证:唇干,手足蠕动,语声低微,或神志不清,舌瘦红少苔或短缩,脉细无力

治法:益气救阴。

代表方:生脉散加减。

293.猝死实证:面赤身热,呼吸急促,喉中有痰声,呼之多不应,舌红赤胖大,舌苔黄腻脉洪大

治法:豁痰化瘀解毒,开窍醒神。

代表方:菖蒲郁金汤加减。294.急性中毒西医处理

(一)立即脱离中毒现场

(二)清除尚未被吸收的毒物

1.催吐;2.洗胃;3.导泻;4.灌肠

(三)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出

1.利尿。2.供氧。3.血液净化。

(四)选用特效解毒药

金属中毒解毒药:依地酸钙钠、二硫丙醇、二硫丙磺钠、二硫基丁二酸等。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解毒药:亚甲蓝。

氰化物中毒解毒药:亚硝酸盐-硫代硫酸钠疗法。

有机磷农药中毒解毒药:阿托品、解磷定等。

中枢神经抑制剂解毒药:纳洛酮、氟马西尼。

295.急性中毒常用解毒中药

催吐

①三圣散:藜芦、防风、瓜蒂,水煎顿服,探吐。

②催吐解毒汤:甘草、瓜蒂、玄参、地榆,水煎顿服,探吐。

泻下

①保赤散1袋,顿服;番泻叶泡水服。

②大黄、防风、甘草,水煎服。

③若口服药物导泻仍不能使毒物完全排出者,可用灌肠的方法。

利尿

车前子、白茅根,水煎服,可用于酸性药物中毒。

解毒方剂

①生黄豆、生绿豆,煎汁服。用于各种食物及药物中毒。

②兴国解毒药:鸡血藤、田七、青木香、茜草、香附、冰片、小叶凤尾草,水煎服。用于乌头、苍耳子、马钱子、野毒蕈、氰化物、亚硝酸盐及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③绿豆甘草解毒汤:绿豆、生甘草、丹参、连翘、石斛、大黄,水煎服。用于各种食物及药物中毒。

296.急性有机磷中毒药物:①阿托品的应用;②胆碱酯酶复活剂的应用。

297.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西医处理

迅速将病人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卧床休息,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

①纠正缺氧;②防治脑水肿;③促进脑细胞代谢;④防治并发症和后发症。

298.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热盛动风证:高热,神昏,四肢抽搐,肢体强直,口唇紫黑,舌红绛,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治法:息风清火,化痰开窍。

代表方:羚角钩藤汤加减。

299.急性酒精中毒西医处理

(1)常规处理:①清醒者迅速催吐。②保证气道通畅。③监测血压、呼吸、心律(率)等基本生命体征。

(2)洗胃。(3)药物的使用:纳洛酮。(4)血液透析。

300.急性酒精中毒虚证:面色苍白,口流清涎,四肢厥冷语声低微或口中喃喃自语,甚则昏迷,遗溺,舌青紫,脉微细弱。

治法:回阳救逆。

代表方:四逆汤合四君子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参附注射液20~50ml静脉注射,或40~6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昏迷者可予牛黄清心丸化水鼻饲。

获取验证码

立即登录 返回页面

有账号!密码登录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关闭

确认